思想教育和实地教育,思想教育和实地教育的区别

nihdff 2024-10-29 193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思想教育和实地教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思想教育和实地教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七一教育基地意义?
  2. 开展“以案明纪、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成效?
  3.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我国的哪本书?
  4. 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七一教育基地意义?

通过此次红色教育的实地参观,采取踏寻先辈足迹、重温入党誓词的方式,切实增强全体党员及积极分子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解放思想,凝心聚力,为集团公司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开展“以案明纪、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成效?

(2020年)7月4日,光大银行滨州分行组织开展“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促改”现场教学活动,实地参观了滨州市警示教育基地。

思想教育和实地教育,思想教育和实地教育的区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通过本次实地教育活动,滨州分行全体人员均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始终紧绷遵规守纪这跟弦,保持清醒头脑,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坚定的政治信仰,筑牢思想防线,推动滨州分行业务高质量发展。

开展"以案明纪、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针对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起到了非常大的震摄作用,让他们明白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心态要牢记,在工作中时刻警钟长鸣,身边的人和自己的家属亲属不能沾光,连襟受贿更不能容忍,需要时刻警醒自己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我国的哪本书?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提出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就是三乐也。东汉的许慎首次在《说文解字》中对“教”和“育”分别进行了解释。

思想教育和实地教育,思想教育和实地教育的区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句话,是孟子在阐述君子三乐时提出来的。三乐的一乐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此乃亲情之乐;二乐是"仰不愧于天,府不怍于人",此乃安身立命,个人之乐;三乐则是前两乐难以相比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之乐。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的《孟子·尽心上》。

原句是:“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思想教育和实地教育,思想教育和实地教育的区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译文:君子有三乐,这三乐与治理天下没有关系。父母俱在,兄弟安好,一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得到天下的好学生,然后教育他们,三乐。

《孟子·尽心上》出自《孟子》,讲述了儒家思想,激励人奋发向上有所作为。《孟子》为记述孟子思想的著作,该书翔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教育调查研究一般步骤:

1、明确调查目的,编制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目的,是搞好教育调查研究的基础;编制调查计划,是开展教育调查活动之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也是搞好教育调查研究的有力保障。调查计划的内容一般应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步骤、调查项目和调查方法等。

2、搜集资料,初步分析在开始教育调查之前,调查人员应围绕调查目的,多渠道地搜集有关资料,以熟悉和掌握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并通过初步分析,确定教育调查的重点和主题。

3、作好准备,实地调查根据不同的调查方法,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采用访谈方法所采用的访谈提纲或访谈表格等,然后进行实地调查,以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情况。

4、资料汇总,分析研究在大量地全面地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汇总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以一定的理论或思想为指导,深入研究,得出结论。

5、撰写调查报告把调查研究的结果写成调查报告,这标志着调查研究的结束,但又是整个调查研究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调查报告的产生,就无法体现调查的目的,无法反映调查的结果,也不可能发挥调查报告所具有的指导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思想教育和实地教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思想教育和实地教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deedu.com/post/9400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