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迫击炮运输,解放军迫击炮训练

nihdff 2024-10-12 20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防教育迫击炮运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国防教育迫击炮运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掷弹筒和迫击炮是一类武器吗?

掷弹筒和迫击炮是一类武器吗?

在结构上迫击炮只比投弹筒多了支架,瞄准系统和缓冲器。但是投弹筒内部只是有膛线,而迫击炮是有滑膛结构的。所以在结构上两者接近,但攻击距离上迫击炮远远优于投弹筒。而结构的不同让它们重量完全不一样,投弹筒只有不到6公斤的重量很适合单兵作战。而且弹药使用上,迫击炮使用的是专业炮弹,而投弹筒可以使用专业的炮弹也可以使用手雷弹。

国内兵器迷们,接触到掷弹筒这个概念,应该来自二战时期侵华日军陆军野战步兵分队装备的大正十年的改进型89式掷弹筒,大量的国内抗战影视中,战斗场面少不了它的影子。

国防教育迫击炮运输,解放军迫击炮训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据网上搜索到的资料,该型兵器口径50毫米,全炮长413毫米,炮筒身长260毫米,全炮重2.7公斤,炮筒重1.6公斤,炮筒脚长170毫米,炮筒板重1.1公斤,脚板高60毫米,脚板宽67毫米,最大射程700米,有效射程500米。

89式掷弹筒的杀伤半径大约在5-8米,一发榴弹如果落在人群中爆炸可以杀伤数十人,这个威力对于50毫米口径来说还是相当大的。

所以,89式掷弹筒,具有射角大,弹道弯曲,射程不远的特点;主要用来杀伤躲藏在工事和隐蔽物后的敌人或者在远距离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它的杀伤效果好,操作方便,可以伴随由单兵携带,随一线步兵移动,对一线步兵进行火力支援。

国防教育迫击炮运输,解放军迫击炮训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发射时,由射手先拉动击发杆,然后由弹药手将弹药从筒口装入,完成弹药的安装;左手握住发射筒,根据目标距离转动手柄直至调节杆达到对应长度,射手通过瞄准线进行概略瞄准后,拉动击发机上的皮带将榴弹射出。

从军事意义上来讲,日军的89式掷弹筒说是一门迫击炮,一门超轻型的迫击炮,一人就可操炮,用来支援步兵作战,提供火力攻击和火力掩护。

同口径的迫击炮一般至少要超过6公斤,89式掷弹筒只有不到3公斤,居然比一枝三八式(日军制式步枪)或中正式步枪(国军制式步枪)的重量还要轻,所以非常适合单兵携带参与战斗。

国防教育迫击炮运输,解放军迫击炮训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二战时期,远东战场上的日军将迫击炮和掷弹筒的战法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掷弹筒确实是日本人发明的,但迫击炮的发明其实是俄国人,日本人不过是世界上第一波迫击炮下的炮灰。

迫击炮和掷弹筒其实是同一时期被发明出来的,那便是1904到1905年那场“狗咬狗”的战争——日俄战争。

1900年,中国北方闹起了一股暴力排外的运动,史称“义和团运动”,这个运动是好是坏,在此暂不评论。需要指出的是在义和团运动中,驻黑龙江清军对俄军态度强硬,俄军以“保护中东铁路”为由,出兵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全境。注意是俄军,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全境”。从1900年至1905年,持续占领了五年之久。注意是俄军,持续侵占了中国东北全境“五年”之久。

1904年,日本在征得清政府的同意之后,出兵到东北,发动了“日俄战争”。注意是“征得清政府同意”之后。这一点,和青年朋友的历史认知有悖。但是,它是事实。不但这一点是事实,而且清军还派兵支援日军、共同抗击俄军。

日本自从19世纪后半叶“明治维新”以来,打破了封建的闭关锁国状态,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使日本较快地摆脱了半殖民地化的危机,建成了当时亚洲仅有独立自主的资产阶级国家。

然而,日本在国家制度和社会生活中仍然保留着大量封建因素,特别是军国主义。这种情况决定了 明治维新以后的政权具有特殊的侵略性。这个政权对内残酷剥削和镇压劳动人民,对外积极扩张掠夺,走上了类似俄国那样的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道路。

日本人使用的掷弹筒是一种超轻型的迫击炮,也可以直接发射手榴弹,具备了枪榴弹的一些性质,美国人在战争中也缴获了大量的这种迫击炮,他们认为这种武器可以放在大腿上直接发射,结果武器的后座力震断了一个美军的大腿,

虽然这种武器在美国的眼中看来是10分的别扭,但实际上,是相当不错的,在战争中发挥了很多的效果,基本上就是机枪阵地的克星,当兵携带非常方便,一旦发现敌方的火力点,一发榴弹过去,立刻就让这个火力点哑火了,而且很多的日军士兵在战争爆发之前都经历了相当严苛的训练,所以说这些老兵发射武器的精度也是相当的精准的,

他们借助这种掷弹筒,打到了很多传统武器打不到的死角,在战争初期,对中国军队造成的很严重的威胁,当然中国军队也不是吃素的,

后来中国军队也仿制了大量的制炭桶,分配到军队中进行使用,而且中国研发的制弹筒的射程要比日军的还要远,并且八路军也研发了一批掷弹筒,以其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打击了日本人的嚣张气焰,当然最后这种武器还是被淘汰了,因为中国军队已经有大量的迫击炮了。

掷弹筒又称轻型/微型迫击炮,广义上讲属于迫击炮的分支,是一类武器。

迫击炮古称臼炮,历史最远可追述到1413年,当时朝鲜水师用崔海山发明的高射角大口径短身管火炮“碗口”(Wangu)攻击日本水师。后来土耳其和法国人又加以改进变成了臼炮,在攻城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最著名的战例就是君士坦丁堡围攻战。拿破仑也指挥过臼炮炮击土伦的英军。但当时的臼炮普遍口径巨大,运输不方便,例如日本炮轰旅顺港时使用的280毫米重型臼炮。

现代意义的迫击炮是1915年由Winfred Stoke发明的斯托克式堑壕臼炮(stokes trench mortar)并广泛部署在西线,斯托克臼炮每分钟可发生28枚炮弹,射程为750米。一战后期法国人对齐进行改良,增加了稳定尾翼,射程增加到了2300米,射速提高到了每分钟30发。其中的Brandt MLe27和31型一战后被波兰等国家进口,成为了大多数国家轻型迫击炮的原型。

掷弹筒为日本人首先发明,英国也发明和装备过,但是不如日军的便捷。掷弹筒的技术参数大家都了解就不多说了。从大类上讲掷弹筒属于迫击炮,属于微型迫击炮,美国人刚缴获时就叫它膝上迫击炮。中国抗战前也仿制过日军89式掷弹筒。

迫击炮/臼炮是历史最悠久的火炮之一,现代迫击炮诞生于1915年,掷弹筒则是1922年以后的事情了,掷弹筒原理上属于迫击炮/臼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防教育迫击炮运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防教育迫击炮运输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deedu.com/post/89368.html

相关文章

国防教育张龙(国防教育展)

今天给各位分享国防教育张龙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国防教育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

国防教育 2025-01-17 阅读435 评论0

包含小主人章活动记录国防教育的词条

今天给各位分享小主人章活动记录国防教育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

国防教育 2025-01-17 阅读479 评论0

国防教育装备厂,国防教育装备厂家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防教育装备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国防教育装备厂的解答,让我们...

国防教育 2025-01-17 阅读41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