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教育思想方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教育思想方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有宏观和微观之说,宏观的来说,就是整个国家的教育计划,微观的来说就是各地各学校的教学计划。 教育方针的意思就是说,一段时期内,制定的教育计划和教育方案,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按照制定的方针进行教学任务。教育方针一般分为,过程和结果两部分。也就是操作部分,和达到的目的部分。
2021教育方针是什么?
《教育法》提出的教育方针: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方针主要有以下几点重要内容:
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2、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整个教育事业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并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上有不断的新的发展。这是教育方针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3、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准。“德”不仅仅是品德,还同时包括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智”也不仅仅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还包括养成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体”同样不仅仅讲体格、体能和体质,还包括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娱乐身心、培养高尚情操等。德、智、体全面发展将促进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4、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总的培养目标。
教育方针三要素?
教育三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教育中介系统,教育措施,教育媒介)
(1)教育者:在受教育者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产生影响的人。
(2)受教育者:教育的对象(客体);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教育中介系统;教育措施;教育媒介)
教育方针(guiding principle for education )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与教育物资。 而教育物资是指进入教育过程的各种物质资源。根据这些物质资源在教育中的小同作用,可以把它们分为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以及教育辅助手段三大类。这是教育活动中物的要素(非教育基本的要素)。
1949年12月,教育部第一次全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会上,新当选的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就教育部的工作方针作报告。
教育部是领导新中国的教育机关,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抓工作。
第一个方面:收回教育主权,接收外国津贴学校。
1950年10月12日,教育部经政务院批准并根据政务院的指示,将辅仁大学收回自办,并任命原中方校长陈垣为校长,负责主持校务。
在新政权的支持下,辅仁大学收回教育主权的斗争取得了圆满的胜利。
第二个方面:改善学生健康状况。
第三个方面:改革学制,进行院系调整。
构成教育的三个要素为: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影响
联系:前者处于领导、控制和执教的地位,后者处于被领导、被控制和受教的地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要矛盾:教育者的要求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及水平之间的矛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教育思想方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教育思想方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