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韩语教育思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韩语教育思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韩国人为什么要学习汉字?
韩国历史上使用自己文字是从明朝开始的,但那时候官方文字仍然是汉字。所以有文化的人都要求写汉字。即使是有点文化的,都要写韩文加汉字。韩语是表音的,汉字是表意思的。如果不用汉字,很多单词就会让人误解。因此直到目前,韩国人仍然在学习和使用汉字。不过1970年代朴正熙执政期间曾废除过汉字的使用。所以那个时候的年轻人,也就是现在的四、五十岁的人,很多不会汉字。
朝鲜那时侯还没有自己的文字
古代朝鲜文化落后,一直没有发明自己的文字,所以只能沿用中国汉字。但是汉字还
是无法充分的表现韩语的发音和朝鲜民众的思想感情,普通朝鲜平民根本不识汉字,只有
朝鲜贵族、官员会使用汉字,称为“吏读文字”,而普通朝鲜平民只能以口头方式进行文
化交流,他们的生活知识和年积月累的农业耕种经验和农耕方法也都无法长久的流传下去
。
到了1446年的朝鲜世宗大王时期,就是中国的明朝时期,作为中国附庸国的朝鲜在政
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上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因而朝鲜民众对拥有自己民族文字的
愿望比较强烈了,世宗非常同情国民的处境,作为一个想要发展民族文化,推进国家独立
谚文造字原理?
谚文造字是通过搭配汉字的各种组合方式,创造出新的结构、新的意义的一种创造文字的方法。在造字过程中,需要考虑与谚文的主题相符合的结构、字形、音韵等特征。
造字过程中特别注重字的形意二合,意义与字形相符、易于记忆和识别;同时也需要考虑它是否符合读音和书写规律。谚文造字强调的是创新性设计,具有珠玑之作、独具匠心等特点,让人对字形和意义产生新的认识和感受。
1446年10月9日,朝鲜王国世宗李祹正式公布新创制的文字,诏书称为“训民正音”,意即教百姓以正确字音。正式名称为“谚文”(非正式文字)。
谚文有21个元音和19个辅音,任意元音字母与辅音字母均可单独成字或组合成字。它既简单又具系统性和全面性。谚文易于学习和印刷,对于韩国文盲数量的减少、出版事业发达作出了巨大贡献。
谚文非常容易学,简单来说会读就会写,就像汉字的汉语拼音,你只要学会了这些谚文就可以进行正常的读写了,但是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有大量的同意词组,用汉语拼音举例:fanghuo,既可以理解为防火也可以理解为放火,但是意思却完全相反,当在正常交流过程中可以联系语境和上下文知道是哪个意思,但是到了书写上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由于当时朝鲜上层阶级的官员贵族们和正式书籍文本仍然使用汉文,谚文在数世纪间未能成为主流文字,只起辅助作用(就如汉语拼音体系对于汉字起辅助作用)。谚文因识读和书写简单,多在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朝鲜人群中使用,但朝鲜文物百官都抵制它。
朝鲜国士大夫崔万理就曾经说过:“自古九州之内,风土虽异,未有因方言而别为文字者。唯蒙古、西夏、女真、日本、西蕃之类,各有其字。是皆夷狄事耳。无足道者……历代中国皆以我国有箕子遗风,文物礼乐,比拟中华。今别作谚文,舍中国而自同于夷狄,是所谓弃苏合之香,而取螗螂之丸也;岂非文明之累哉?”。
到了近代随着日本的殖民和西方文化的传入,朝鲜民族主义崛起,开始排斥汉字,但是无法彻底的抹去汉字,因此在朝鲜的报纸中有大量的汉字和谚文的混用,一如日文,韩国建立以后,朝鲜民族主义思想日益严重,。1970年,时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下令施行韩文教育,将汉字从教育机构和官方文件中彻底抹去(国语纯化运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韩语教育思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韩语教育思想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