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教育思想,以往教育思想的变化

nihdff 2024-09-26 177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以往教育思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以往教育思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最早提出终身教育思想的是谁?
  2. 为什么有人说“平民教育”从孔子开始?

最早提出终身教育思想的是谁?

学习化社会是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于1968年首次提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被誉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中里程碑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特别强调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两个概念,把学习化社会作为未来社会形态的构想和追求目标。从此,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理念就在国际社会迅速传播开来,成为许多国家、地区、社会团体推进和实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原则,成为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希望对楼主有帮助,谢谢!

以往教育思想,以往教育思想的变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有人说“平民教育”从孔子开始?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就是说,不管你是农民的儿子,还是屠夫的子弟,只要肯学习,都可以到我这来听课学习。我这不是大学,更不是太学。大家都可以坐在我家院子杏树下,听我讲课。这就是后来的教书育人圣地~杏坛。孔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他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于是带着学生出门游学,让大家联系实际,加深理论印象。他的学生很多,弟子三千,贤人七十有二。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倡“有教无类”,意思是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于是他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过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了平民,因此他是伟大的教育家。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以往好好的“贵族独享教育”的格局,孔子为什么要打破它呢?

以往教育思想,以往教育思想的变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看,当时正值中国古代春秋时期,各方霸主连年征战,天下大乱。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贵族和豪门阶层,在战乱的影响下,就会失去原来的地位,不得已“从上层社会流动到下层社会”。

而这一流动不得了。虽然一些贵族和豪门没有以往世袭的那种优待了,但是毕竟读过书,受过教育。那现在因为战乱落到社会下层了,会怎么办?自然而然,把教育的特质也一并带到了社会下层。

就拿孔子本身说,他祖上本就是宋国的贵族。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免宋国战乱而逃到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以往教育思想,以往教育思想的变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概在孔子20岁时时候,他与一般贵族后代一样,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种种问题,也经常思考和发表一些政见。所以渐渐有了些名气,开始步入仕途。但是仕途并不特别顺,官至鲁国大司寇后,也就终止了。于是孔子带领弟子开始周游列国,想要谋求更好的发展,但未遂人愿,后回到鲁国患病而死,终年73岁。在此期间,孔子创办了私学,倡导“仁义礼智信”。号称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去世后,其弟子把孔子的言行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成了《论语》,成为儒家经典。

你看,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如果当时没有天下大乱,没有孔子自己所说的“礼崩乐坏”,那么就不会有“贵族的下沉”,也就不会有“教育的下沉”。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指责的“天下大乱”“礼崩乐坏”,是不是恰恰孕育和成就了他的“有教无类”?

到此,回到本文的题目,“平民教育”为啥从孔子开始?这个问题或许是不准确的。准确的问题更应该是:“平民教育”为啥从孔子“时代”开始?

所以,“平民教育”或许是那个礼崩乐坏“时代”的必然产物,孔子正好不早不晚,踩上了那个点而已。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贬低孔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像孔子一样的思想和境界。即使多数人凭运气可以踩在那个点上,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那都将被历史迅速淹没。

孔子仍是伟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以往教育思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以往教育思想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deedu.com/post/8457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