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思想教育学原理第九章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思想教育学原理第九章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思想政治教育学主要内容?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政治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经济学,党史,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制度。根据学校不同师资力量不同课程设置也会有所区别,但是大致如此。
专业主干课程包括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大致也基本如此。
综上可见,思政专业课程多样,涉及范围广,内容就自然要浅显,除了专业主干课程之外多半只学到皮毛,并不深入,如果感兴趣需要自学,这也可以为研究生阶段做准备。目前的教学方法还是比较传统,缺乏实证研究经验,作为灌输性的学科,理论联系实际最为关键,但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赫尔巴特明确提出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
在他看来:“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
他在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教学理论,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道德教育理论,从而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德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还对世界其他许多国家的教育也有较大影响。
20世纪初,它曾借道日本传入中国,对当时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教育实践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在教育学当中一个绕不开的著名人物就是赫尔巴特,这位赫赫有名的教育家思想无论在教资还是教招笔试当中都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在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当中主要以客观题的题型进行备考,如单选、辨析等。本文旨在帮助大家理清赫尔巴特在教育学当中的出处,以便更好备考。
一.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于1806年出版,这是近代教育理论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奠基之作。使得教育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也让赫尔巴特被尊称“科学/现代教育学之父”。这让他与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相区分开来。
二.在赫尔巴特的著作中体现诸多思想,在考试中考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教育性教学原则:“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2.《普通教育学》是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伦理学指明目的,主要起着价值规范的作用,即为教育目的和基本方向的确立提供依据;而心理学指出途径、手段和障碍,则为实现教育目的确定方法、手段;3.三中心:强调教师中心地位,形成了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也被杜威及后人称为“传统/旧三中心”,因此赫尔巴特还是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4.赫尔巴特认为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是井然有序的,都经历以下四个阶段(四方法):⑴.明了(或清晰):教师演示直观教具和讲解,使学生获得清晰表象;⑵.联合(或联想):新旧知识产生联系;⑶.系统:新旧知识形成系统化;⑷.方法:进一步巩固和强化,通过应用和练习。
建议采用数字联想法记忆:1原则2基础3中心4阶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思想教育学原理第九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思想教育学原理第九章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