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防教育关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国防教育关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国防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在高校国防教育的实践中,对经验的总结和教训的思考,可以开阔视野、启迪思维,为提出新的改革创新思路提供参考依据和外部活动,使国防教育的改革成果共享,同时也能扩大高校国防教育的影响,有利于宣传推广国防教育的改革主张,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高校国防教育理论研究应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深刻领会高校国防教育的意义,着眼于未来,立足于现在,为培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开展必要的理论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特别是从事高校国防教育实践的教师要对过去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思考,以促成其在实践的基础上演绎、归纳、推理,使之理论化,并成为学校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以减少教学工作的盲目性,缩短教学改革质量转化的周期。
使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构架起飞跃的平台,推动高校国防教育的良性循环和发展,为中华民族全民国防能力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国防教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的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对全民传授与国防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的社会活动。国防教育是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一项基本教育,涉及到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范围非常广泛。国防建设的整体性决定国防教育内容,现代国防不仅仅是指军队建设和武器装备以及战场和战略要地的建设,而且同国家的经济实力、政治状况、民族心理、文化水平和人口素质等因素息息相关。 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1.国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社会工程。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精神。
2.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国防教育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有效载体,具有发展德育和体育的功能。
哈工大哈军工哈工程国防科大有什么关系?
哈工大 和 哈军工 没关系,是同在哈尔滨市的两所大学!
哈工大 前身为1920年创办的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建国后哈工大一直得到国家的重点建设。哈工大曾隶属于航天工业部,学校航天学科特色鲜明。
哈军工 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创建于1953年,首任院长为陈赓大将。由于该校地处哈尔滨,故习惯上称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哈军工曾经是我军培养国防科学和技术人才的最高学府。五六十年代的“哈军工”曾与北大、清华齐名。
“哈军工”从 1953 年到 1970 年共毕业 13 期 1.1 万人,其中涌现出一批拔尖人才,包括40多位两院院士,数百位省、部级领导和将军,数以千计的研究院所领导,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为我党我军培养了一大批高级军事科学技术干部。
1970年国防科委命令"哈军工"南迁与分建,"哈军工"导弹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以及院直机关内迁长沙,成立"长沙工学院"(现为“国防科技大学”)。哈军工"海军工程系"及部分其他系部教师留在哈尔滨,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就国家而言,教育和国防这二者是什么关系?如何看待?
教育是一切领域快速发展,实现计划目标的捷径!
但关键在于教育机构是否只是一个表面形式,只是一个标语口号,只是莘莘学子们起早贪黑按照不切实际的教学大纲、欠周密部署的教学内容从头到尾只是为了拿一个文凭,对得起给其投入的人或单位,有个交代而饭来张口给什么吃什么,行色匆匆地走一个过场!这样,虽然有了教育,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设备场馆建得像克里姆林宫一样富丽堂皇也是形同虚设,劳民伤财虚度光阴……关键是我们的教育是否培养了国家需要的高精尖的人才,使我们各行各业赶超走到世界前端?别到了国家需要用你所学的知识时,不能创造财富,或在紧急关头,在高科技超前意识的现代化战争来临时两眼一抹黑手足无措,不能挺身而出,有效击溃一切来犯之敌,辜负了党和人民的培养。
我曾在一个一本大学学报上看到:我们要在新学生踏进我们校园的第一天起就要为他们毕业时如何找工作着想……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吗?
我曾多次看到一个学院的入学毕业的过程就是:来了新生交了学费,愿意学的就学满课,不想学的,没人问,怎么考试怎么毕业的不得而知,反正拿了文凭到单位一拍:我拿到文凭了!给我长级提干……我们的厂长一天学没上过可据说他用工厂的钱高价买一个名牌大学的文凭。是否如此一查便知。反正在他来之后,我们一个盈利单位就破产了
所以教育只是大张旗鼓地宣告“我们有教育!”能行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防教育关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防教育关联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