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防教育图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国防教育图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国家授时中心为什么设在西安附近的蒲城?
百度知道
提问
蒲城县的授时中心
我有更好答案
回答
蒲城授时中心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个国家授时中心(现国家授时中心本部为临潼)。始建于1967年,地址在陕西省蒲城县城西北西山唐宪宗景陵附近金帜山上。1970年9月建成竣工,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代号为‘326’,蒲城短波授时台于1970年12月15日开始试播。电台呼号为“BPM”,发播频率为2。5 MHz、5。0 MHz、10。0 MHz、15。0MHz。
蒲城
短波无线电
建设工程
,凝聚了20世纪60年代我国许多科研院所科学家的智慧和劳动,是当时中国科技发展水平的缩影,如今则为国家授时部。现国家授时中心临潼总部保持的基准时间通过微波与蒲城授时部时间保持同步。国家授时中心设在西安附近的蒲城,主要是因为我国首都北京处于国际时区划分中的东八区,与格林尼治时间整整相差8小时。而我国本身又地域辽阔,东西相跨5个时区,因此授时台必须建在我国中心地带。
蒲城位于陕西省,地处中国大陆腹地,离中国大地原点仅100千米,地质构造稳定,且相对比较安全。因此,选择蒲城作为国家授时中心的所在地,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全国范围内的授时需求。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网站。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前身是陕西天文台,是以时间频率研究、授时服务为主,同时开展天体测量学、太阳物理、日地关系、天体力学、人造卫星观测与研究的综合性天文研究机构。授时部为长波和短波授时电台,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境内。
按着国际惯例,各国的标准时间一般都以本国首都所处的时区来确定。我国首都北京处于国际时区划分中的东八区,同格林尼治时间整整相差8小时,而我国本身又地域辽阔,东西相跨5个时区,而授时台又必须建在我国中心地带。从而也就产生了长短波授“北京时间”的发播不在北京而在陕西蒲城。也就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出的标准时间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发播。
中国现代无线电授时发端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徐家汇观象台的BPV时号,由于其地处东南一隅,难以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特别是大地测量)的需要。1955年全国科技发展12年远景规划中,将筹建“西北授时台”列为重点项目。
1965年,国家科委在“我国的综合时号改正数”鉴定书中再次提出“从战略上考虑,建议中国科学院在西部地区从速增设一个授时台”。在“651”计划(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计划)的“时间统一勤务系统初步方案”中,国防科委明确提出“在西安地区建立短波授时台,以满足第一颗人卫的需要”的建议,同时提出建立我国长波、超长波授时电台的问题。为此,国家科委于1965年12月12日在科学会堂主持召开“为备战需要应迅速在我国内地建立授时台(时间与频率发讯台)问题座谈会”,会议认为:西北授时台应立即由中国科学院负责进行筹建。
1966年3月,中国科学院决定在陕西省关中地区筹建授时台,工程代号为“中国科学院326工程”。1966年11月19日,国家科委批复中国科学院建设陕西天文台。326工程最后选址定于陕西省蒲城县,筹建工作由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负责,技术工作由上海天文台负责,主要技术力量从上海天文台、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抽调支援。
授时中心地处中国大陆腹地,离中国大地原点仅100千米,发射的时间信号便于覆盖全国;地质构造稳定,授时中心因地震等灾难被毁坏的系数极小;更由于其重要性,所以建在内陆地区相对比较安全。
举个例子,平时我们佩戴的手表,走时准确度是秒级。而在电力、电信、金融等智能化程度高的领域,对时间精度要求非常苛刻。在广域监测分析保护控制系统中,就是1毫秒的误差,也直接影响对电力系统的监测精度,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电力系统是一个人工建成的复杂系统,要确保发电厂、变电站、用户侧的设备同步运转,必须首先要确保设备内部时钟的一致性,同时还要考虑外部时钟源失效情况下,仍确保内部时钟的守时精度。随着中国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智能电网的运行对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间准确度需达到纳秒级。在这样的情况下,精确授时成为关乎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保障。
这场疫情对咱们的科技有何启示?
毫无疑问地说,这场疫情是一场灾难,特别对于湖北,牺牲太大了,疫情也极大地损害了经济发展,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对社会影响深远,希望能够汲取这次教训有所改进,当疫情到来时我们反应能更快,而不至于酿成如此大的损失。
这次疫情对于科技的影响也很大,也有很多的启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看:
一是医疗科技的发展。新冠肺炎爆发至今没有什么特效药物,人类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更多的研发投入,特别是在抗病毒和疫苗方面的研发储备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医疗资源、医疗用品、医疗物资储备也非常重要,不能在疫情到来时,没有足够的医疗设备投入使用。
二是对于远程办公、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的推动。2003年SARS爆发推动了电商的发展,这次疫情也会极大推动了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电子商务的发展,希望借此机会进一步推动网络社会的到来。
三是对于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产业的影响。人工智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世界各国都极其重视,疫情从某种程度上促进对于人工智能设备的使用。
四是对于在线游戏娱乐产业的带动。宅在家,总需要一些娱乐消磨时间。
在与病毒斗争的路上,科技还有很多要做,也大有作为。
2020年的这次疫情,毫无疑问会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对科技领域特别是中国科技领域的影响,也应该非常深远。最为直接的有五个领域:
第一,在线教育和知识付费获得空前机遇
第二,是结合了现代技术的物流体系发挥了重大作用
第三,医疗科技将得到直接拉动和应用场景
第四是在线办公被更多企业接受和使用
第五是游戏和视频行业获得短期内的用户量巨大提升
除此之外,由于本次疫情的特殊性,从大数据中发现人口流动,社会情绪,商品购买变化成为社会重要需求。在这方面,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今日头条,京东、新浪微博等科技巨头的数据潜力将进一步被认可,如百度的全国人口流动示意图,腾讯,今日头条和新浪微博的社会情绪反应,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对社会起到的物资支撑作用。
由于本次疫情的突然性,广泛性和紧急性,前沿科技也起到了重要的社会支撑作用,如北斗的定位,5G通讯技术,人工智能的面部识别,体温检测,无人机的疫情防控。机器人参与的危险任务等
除了这些积极因素之外,不可否认,这次疫情对众多中小科技企业也带来重大危机,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线下教育,行业系统提供商等等,如果疫情持续时间更长,对他们的伤害也会越大甚至是灭顶之灾。这些值得政府和投资机构关注。
1对于医疗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严重不足,准备不充分,人类在医疗领域应主动出击,积极测试自然界中的各种病毒毒性,以及通过对人类感染的可能性分析来研制疫苗。
2目前细菌类致病源已经得到较好控制,但对于病毒类的控制能力还远远不够,应加大研发力度。
3由这次医疗事件可以看出,我们的后勤能力虽然是世界一流,但是由于人口众多的特殊性,有些后勤保障相关行业应得到进一步加强,包括产能和技术。
4特别声明:无论科技走到哪一天,人类都应敬畏自然,感恩生命。
我们国家应该加强医学科学研究;加强病毒学方面的研究;加强中医中药方面的研究;加强抗病毒有特效西药的研发;加强中药抗肿瘤、抗病毒特效药的研发;加强各种抗病毒疫苗的研究和生产;还有如何发展我国的中医中药事业列入国家议事日程。还有从强化国防建设,抵抗侵略者未来发动的西菌战、生物战的需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总之这场疫情对我国科技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为了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的生命健康,科学家们加油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防教育图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防教育图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