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初中学生思想工作教育方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初中学生思想工作教育方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初中教学的三个理念?
1.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2.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3.关注可测性和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测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因此,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
初中生的思想品德都包括什么?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内容包括:
1、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2、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
3.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目的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
4、道德行为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
浅谈初中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也比较叛逆,他们情绪波动比较大,既有热情奔放,又有害羞内敛的性格,所以对于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来进行。
第一,要弄清楚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性格特点来进行不同的德育教育方式。要多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家庭是学生第一个德育场所,父母对于学生影响很大,不同的家庭环境会对学生造成不同的影响,形成不同的性格特点。
第二,要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德育教育。不同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会有不同的方式,比如政治是最直接的德育方式,历史可以针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中,观看一些影片,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比如我给七年级的学生观看《甲午海战》,学生都很激动,而且有的学生都哭了,深受启发。
第三,要让学生多亲身参与活动,比如团体游戏,去博物馆纪念馆参观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自己去领悟的东西,记忆才最深刻。
第四,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学生都有向师性,尤其是初中学生,喜欢跟着老师走,模仿老师的动作甚至个人习惯,所以,教师一定要保持良好的个人习惯,高素质的教师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关键因素。
在行的老师,要影响学生,除了专业、口才之外,自己的为人、自己处事的方式方法至关重要。有的老师讲“道理”都是在无意之间就事论事中点拨的,从来不刻意传播,也从没有跟孩子作对翻脸,就是以本身的正能量影响学生。也因为他与学生相处的方法方式对头,再紧张的对立,只要他在都可以“因势利导”处理好。孩子们都很敬重他,这种师生关系比任何说教都重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初中学生思想工作教育方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初中学生思想工作教育方面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