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凤阳艺术教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凤阳艺术教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凤阳艺荣学校怎么样?
凤阳艺荣学校很好,是专业高考补习学校,是经教育行政机构批准成立,政府大力扶持的高品质的专职全日制高考补习学校。其前身是艺荣艺术培训中心,学校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国丰生态科技园。
很不错的啊,短短两年时间学生数翻了两倍,我觉得就这一点能说明很多,那就是教师队伍整体水平高,教育教学质量好,学校管理有一套新举措、新方法。而且,听说现在都办了分校,拥有两个校区,发展的后劲很足!
《凤阳花鼓》是我国哪个省的民歌?
安徽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
凤阳花鼓与花鼓灯、花鼓戏并称凤阳三花。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其曲艺形态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卖艺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清中期以后,舞蹈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唱曲部分,分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凤阳花鼓是根植于凤阳传统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有凤阳“一绝”之美称,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谁知道安徽省有哪些比较著名的民间艺术?具体是安徽哪里的?
安徽省有很多著名的民间艺术,比如凤阳花鼓、巢湖民歌、蚌埠花鼓灯、岳西高腔、安庆黄梅戏等等。
一、黄梅戏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源于湖北黄梅地区,因人民的社会交往逐渐向东流传到安徽怀宁为中心的地区,并以此为中心,发展成型,在其漫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青阳腔、徽剧等和当地民歌及其他戏曲的音乐精华,逐渐形成了今天自己独特的风格。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二、蚌埠花鼓灯
花鼓灯,安徽省蚌埠市、凤台县、颍上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花鼓灯是汉民族中集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情节性的双(三)人舞和情绪性集体舞完美结合于一体的民间舞种。据史料证明,花鼓灯最早源于夏代,最迟源于宋代。
三、巢湖民歌
安徽民间有老子思想、朱熹学说,孔雀东南飞传说,六尺巷、桐城派文学、徽商思想、徽州民谣等。
音乐有砀山唢呐、五河民歌、 皖西大别山民歌、寿州锣鼓、凤阳民歌、金寨古碑丝弦锣鼓、繁昌民歌、铜陵牛歌等。
安徽历史上有新安画派、龙城画派,版画流派有芜湖铁画、徽派版画等。新安画派画派先驱程家燧、李永昌、李流芳,鼎盛时期主要成员有方式玉、王尊素、吴山涛、雪庄等,新安画派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凤阳现在有几大姓氏,历史?
不太清楚。
凤阳,古称“钟离”、“濠州”,滁州市下辖县,位于淮河中游南岸,处于北纬32°37′-33°03′、东经117°19′-117°57′之间。北濒淮河与蚌埠市淮上区、五河县相望,东、南部与明光市、定远县毗连,西部和西北部与淮南市大通区、蚌埠市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接壤。凤阳是全国较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举世闻名的明中都皇城和明皇陵,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是八仙之一的蓝采和的成仙之地,是庄子与惠子濠梁观鱼之地,也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发源地。凤阳县东西长74.64千米,南北宽49.6千米,总面积1949.5平方千米,总人口为74.9万(2009年底),县人民政府驻府城镇西华路人民广场。凤阳县辖14个镇、1个乡。凤阳有中国花鼓之乡、中国帝王之乡、中国改革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石英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树莓之都等美誉。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凤阳艺术教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凤阳艺术教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