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文人教育艺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文人教育艺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人画和山水画的区别和联系?
这几个概念的分界比较模糊,青绿山水通常设色用三青和三绿,设色主用赭石花青的是浅绛山水,青绿山水加上金色(通常是线)是金碧山水,不设色为水墨,这是以技法区分的。 文人山水,或者说是文人画,是与当时的宫廷画体系所区分。所以文人画可以使水墨也可以是青绿。不同时期划分也不同,到近现代因为封建制的灭亡宫廷画已经没有了,但被现代院体画(高校)部分继承。近现代中西方文化交流,又出现现代派中国画。当代文人画应为教育制度的改变,也人丁凋零,文人画讲究诗书画印四绝,近代最知名的有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陆俨少也被称为文人画最后一位大师。
文人画的四个特征?
1、学养深厚:封建士大夫既是经科举制度层层选拔上来的,那么文才必须是为官的基础。要想胸有韬略,腹中需垒起万卷诗书。这样的人画出画来,不叫“文人画”也会文气十足。
2、言之有物:古时的文人画不是忙三火四画出来立马就要卖钱的,而是兴之所至,信笔拈来,承载的是亦忧亦乐,表达的是真性真情。所以后人才能从八大山人的鹰眼中看出睨藐不屑来。
3、格调高雅:翰墨丹青古来即称“雅好”,“雅”人之“好”的标尺,就是格调。这和画家的人品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全部,更重要的是画家接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对格调的赏析与赏析者的品位有极大的关系,即俗语所说“好画还需识者看”。
文人画(SouthernSchool),是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也称“士大夫甲意画”、“士夫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画中流露着浓烈的文人思想。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画的某些创作思想和艺术实践就出现了,但是文人画作为正式的名称,是由元代画家赵孟頫提出的。它包含中国画三门: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不在技法上与工或写有所区分。他是中国绘画大范围中山水、花鸟、人物都好的一个交集。
古代儿童家庭教育在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有何特点?
不同朝代教育不同,春秋以前,教育在贵族,并且与占卜有关。
春秋战国,士阶级兴起,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当然目的是因为各国主需要人才以壮大。东汉,独尊儒术,才有了官学,地方上有了政府性教学机构,并配有儒学博士。隋唐,科举产生,教育作用加强。文人真正的天堂在宋,平民基本上都会选择读书。清,教育变的死版,墨守成规了。但古代教育是属于男性的,而且古代教育目的为实用,服务于君主中国第一位提倡性教育的人?
张竞生(1888—1970),原名公室,广东饶平人,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出版有《性史》第一集,后世有人称其“中国第一性学家”、“中国计划生育首倡者”、“中国现代民俗学先驱”。
1953年春,张竞生连夜写下13000字的《我的几点意见》,上书毛主席,为了民众的长远利益,必须科学的节制生育。
张竞生是中国现代性科学和性教育最杰出的先驱。
他是一位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性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他怀着美好的理想,以改革社会为己任,提出了研究性科学、实施性教育以及改革社会的其他一系列主张,并身体力行。
但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主要是20世纪前半期,传统思想的阻力实在太大了,他的不少思想又太超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义,人必非之”,他历经艰难与曲折、非议与打击,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后悒悒以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文人教育艺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文人教育艺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