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加坡国防教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新加坡国防教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新加坡拥有多少军队?
新加坡武装部队组建于1965年,建军节为7月1日。总统为三军统帅。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2-3年。新加坡武装部队有三个组成部分,分为正规军人、现役军人以及战备军人;正规军人指的是职业军人,现役军人指的是16岁到20馀岁不等之服役两年强制军役的军人,战备军人指的是从现役中役满退伍,进入十年回营训练周期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动员的的后备军人。2013年国防预算达123.4亿新元。新加坡的现役部队总兵力为7.16万,其中陆军5万人,编为3个混合师(各辖2个步兵旅、1个机械化旅、1个侦查营、1个炮兵营、1个高炮营、1个工程兵营)、1个快速反应师(辖3个步兵旅)、1个机械化旅。海军9000人、空军1.35万人。另有可用人数129万和预备役35万人。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没有战略纵深,因此必须能够“御敌于国门之外”。为此,李光耀提出了著名的“毒虾”理论,即新加坡应成为“能产生剧毒的小虾”,既能与“鱼群”共存,又不会被“大鱼”吞掉。这实际上是强调新加坡武装力量要保持有效的威慑能力,使大国不敢对新加坡轻举妄动。这是新加坡“全面防御”国防政策的重要支柱。
以色列和新加坡,谁的综合实力更强?
新加坡根本就不能与以色列相比,综合国力以色列要强得多。 以色列的科研能力、军工研发水平和国防实力,是世界十强之一。而新加坡仅是一个港口国家,主要靠转手贸易发展经济,科研上没有太大的实力,国防军工完全依靠美国。不象以色列,若不是美国不让它发展军工,以色列可以挤身世界十强。我国歼十战机的研发,以色列就帮助很大。
新加坡有自己的潜艇吗?
新加坡很早就拥有了自己的潜艇,当然是常规动力潜艇。新加坡作为一个国土面积很小的国家,一贯重视马六甲海峡周边的海军力量部署和国土防御,因此很早就开始推进近海防御海军的建设。
目前新加坡海军一共拥有三个批次不同型号的常规潜艇。(1)最早的型号是4艘1995年从瑞典采购的挑战者级常规动力潜艇,2015年初将其中两艘老旧型号退役。(2)2005年新加坡又和瑞典签订新的潜艇订单,购买两艘西约特兰级常规动力潜艇,称为射手级常规动力潜艇,水下排水量1500吨,专门做了热带地区适应改造。(3)2013年之后新加坡国防部又陆续和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签订了四艘218SG型常规动力潜艇的订单,该级潜艇长70米,水下排水量2200吨,装备了现代化作战系统和不依赖空气推进AIP系统,一举成为东南亚地区最为先进的潜艇,而这四艘218SG型常规潜艇一旦全部交付形成战斗力,新加坡将拥有东南亚最大最先进的“水下狼群”。
目前新加坡还没有国产潜艇的军工能力,由于经济实力雄厚,和西方国家关系不赖,所以新加坡可以在很多西方国家采购到先进的常规潜艇。
交付给新加坡的潜艇名为“西哥特兰”号和“海尔辛兰”号,分别于1987年和1988年建成。由于“西哥特兰”号在瑞典海军的无线电呼号是“Papa”,再加上在历次演习中扮演与水面舰艇对阵的“水下幽灵”时表现出色,所以瑞典官兵都把“西哥特兰”号昵称为“Papa Submarine”(“很棒潜艇”)。2艘潜艇的售价仅10亿瑞典克朗(约合1.28亿美元),对新加坡海军而言实在是太划算了。
“廉颇虽老,尚能杀敌”,它们的作战能力虽然不如瑞典此前租借给美国的A19型“哥特兰”级潜艇,但性能仍不可小觑。“西哥特兰”级总体设计超前,水滴状的艇体造型使其在水下航行时身手敏捷。艇上设有巨大的逃生筒,一旦发生事故,数十名艇员可迅速钻进逃生筒实施水下脱脸,不像老式潜艇那样需要通过危险性极高的鱼雷发射管逃生(后者产生的巨大气压会使人致残)。潜艇的操纵高度计算机化,具有极高的安全性,潜艇可在水深不足的近海水域坐底而不受损。“西哥特兰”的所有重要设备均安装有减震装置,重要舱室也采取了隔振措施,舱室均通过橡胶隔振器与艇体相连接,这样既可使重要设备和舱室尽量避免艇外巨大冲击力的破坏与干扰,又能降低艇内辐射噪声的传递。“西哥特兰”级的工作噪声只比“哥特兰”级高3分贝,可见其效果之好。
“西哥特兰”级潜艇主要用于执行反潜和反舰作战任务,也可用于布雷、运送蛙人及近岸侦察等任务,平时用作训练平台。该级艇眼尖耳灵,由于采用高灵敏度水听器而使探测距离成倍增长,能同时监控多个方向的数十个目标。艇内鱼雷发射系统能及时接受这些目标的运动参数,同时向多个目标发起攻击。艇上的火控计算机引导鱼雷精确发射,提高了鱼雷的命中率。潜艇可发射3种鱼雷,其中TP45是世界上唯一同时具备线导与声自导功能的轻型电动鱼雷,它不仅能从潜艇上发射,甚至可以从海岸炮台或战时征用的民船上发射,航速达到23~30节,射程12千米;TP2000重型鱼雷则采用了光纤通信技术,不易受海水环境和舰艇电磁环境的干扰,大大提高了通信速度、信息传输量和可靠性,尤其是它的热动力推进系统的造价仅为美国MK48鱼雷的1/3,高性能价格比使得美军很惊讶。
新加坡如何管理公共灾难?
作为一个小时候经常磕磕碰碰,用过新加坡红花油的大男孩,我决定回答这个问题。
疫情刚刚开始的时候,新加坡政府,李显龙表示,不封城,不鼓励健康的人戴口罩。
此消息一出,引起一片哗然,网友们纷纷表示,这也太佛系了吧?
新加坡是亚洲的发达国家,曾经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经济是外贸驱动型,高度依赖于美国,日本,欧洲,还有周边国家。经济来源是服务业,航运,还有石油化工和电子……
新加坡是资源极其匮乏的国家,几乎什么都没有,连自来水都需要向马来西亚进口,每年需要向180多个国家进口吃的喝的。可以说,新加坡足不出户,吃遍世界美食。
民以食为天!
这就是新加坡不封城的原因。
那又为什么不鼓励健康的人戴口罩呢?
因为全球一半的口罩都是中国生产的,而当时的中国处于疫情爆发期,中国境外的人根本做不到,人人都戴口罩。
“不鼓励健康的人戴口罩”,其根本性原因是为了维护医疗资源的平稳,每个医护人员都有口罩戴。
新加坡从2005年起开始建立“风险评估与侦测机构”,力求充分掌握各种构成威胁的状况,风险评估内容包括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战爭和国际恐怖主义感胁灾害等。
新加坡政府认为,在和平时期除了恐怖主义威胁外,就是自然灾害和疾病灾害,虽然发生机率很低,但是破坏力十分惊人,因此,必须拟定应对策略。
在处理危机决策方面,新加坡成立了安全统筹部属下的职能机构“国家安全协调秘书处”,以作为政府的国家安全决策智襄机构,它将为选定的国家安全课题累积知识,为决策者和其它国家安全机构提供帮助。
机构授权明确,分工细致,各司其知,互相配合,快速反应,注重效果。在灾难发生时安定局面。
1月23日,新加坡出现第一例新冠病毒确诊病例,患者是一名从广州飞到新加坡的武汉游客,同日,武汉宣布封城。
1月27日,新加坡的确诊病例达到7例。新加坡政府随既将疫情预警级别定为第三级黄色。并宣布限制湖北省签发的中国护照游客入境。
也就是说,从1月份开始,新加坡就采取了针对性的行动了,随着情况的变化,策略也在变化,很多方面也是走在世界的前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加坡国防教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加坡国防教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