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基督教教育思想主要有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基督教教育思想主要有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伊拉斯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是怎样的?
答:伊拉斯谟(466—1536年)是德国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是文艺复兴后期西欧人文主义者的泰斗。他毕业于巴黎大学。在巴黎,他曾招收学生,从事教育工作。他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1499年10月,伊拉斯谟来到牛津大学,成为由科勒特领导的人文主义团体的成员。在以后的五年里,他游历欧洲,充任私人教师和从事写作。1511年,他到剑桥教书和完成了他的希腊文版的《新约》翻译工作。此书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优秀的著作之一。它是以当时所能有的资料为依据的最好的版本。它改正了存在于拉丁文《圣经》中的许多错误,它也是向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们提供的最优秀的希腊文典范。
他自称是世界公民,周游西欧各国,他所从事的教学活动也自然是分散性的了。他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他认为人类进步的主要障碍是愚昧,促使人类进步的主要力量是启蒙。而这种启蒙只能通过古典文化而获得。他还初步探讨了教育的三个因素是自然(儿童的禀赋)、教导和练习,并正确地指出了教导和练习的主导作用。他针对中世纪教会的原罪论,提出了儿童的性善论。他主张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并照顾儿童的个性差别。他还强调幼儿期家庭教宵的重要性。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探讨,提出“事物先于文字”的口号,主张在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具。
人文主义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1)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这种后天的力量,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这些都表现出人本主义的内涵,人的力量、人的价值被充分肯定。
(2)古典主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人文主义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具有古典性质,并非纯粹的“复古”,而是古为今用,在当时是一种进步。
(3)世俗性: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课程设置等方面来看,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关注人道而非神道,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这是与中世纪教育的根本区别。
(4)宗教性:人文主义教育仍具有宗教性,几乎所有的人文主义教育家都信仰上帝,他们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打算消灭宗教,他们希望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
(5)贵族性:这是由文艺复兴运动(并非大众运动)的性质来决定的,人文主义教育主要是针对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如君主、侍臣、绅士等。
综上所述,人文主义教育具有两重性,进步性与落后性并存,尽管它有不足之处,但是它扫荡了中世纪教育的阴霾,展露出新时代教育灿烂的曙光,开欧洲近代教育之先河。
卢梭王守仁洛克的主要观点?
在哲学方面。
严格来说,卢梭不是一个哲学家——他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哲学著作。但是罗素说,他的浪漫情怀在哲学界确实产生了影响。所以,后世的哲学史家们,如黑格尔、罗素、梯利等,都会在讲哲学史时讲到他。
如果说,卢梭散乱地表达了一些哲学思想,就是他试图综合基督教与理性主义、唯物主义。他将此称为“智者的唯物主义”或“世俗的宗教”。
在政治方面。
卢梭在政治方面提出的“社会契约论”,被认为超过了英国的经济自由主义和孟德斯鸠的实证论。他的这方面理论,确实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罗伯斯庇尔等法国大革命的领袖,是他的热烈拥护者。但不容否认,卢梭的这一理论,与洛克几乎同名的理论,有很大不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基督教教育思想主要有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基督教教育思想主要有什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