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防教育警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国防教育警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这两张图片会在2017年国家公祭日这一天刷屏?
2017年12月13号,我梳着整齐的小辫子,穿着厚厚的雪地靴,走在繁华的街道上。1937年的12月13号,你披散着凌乱的头发,赤着脚慌不择路地在雪中奔跑逃亡。
2017年12月13号的我,穿着轻暖的羽绒服,拿着手机聊着天,等着马上送来的外卖。1937年12月13 号的你,单薄军衣下,手握着冰冷的钢枪,却不知等待你的是河水的淹没和被活埋的窒息……
今天我们所有人的头条号、微博和朋友圈可以说,都在纪念国家公祭日,这两张图片之所以刷屏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两张图片都是以纪念国家公祭日为题,这也是纪念国家公祭日的网络传播方式之一,实际上在今天纪念的传播方式有很多种,包括社评、微评、历史回顾、视频直接南京国家公祭日现场、沙画、微视频、主题音乐等一系列方式,这其中也包括了漫画这一种,漫画在受众上更容易被更多不同层面和文化程度的市民和网民所接受,因为更加直观明了,生动形象。
2.当年乱世如麻,愿您们来世锦绣年华。这一幅漫画,其实在去年国家公祭日纪念日就已经刷屏了一次,因为它用更简单的道理,更直接地展现了两个不同的背景,让我们一方面看到乱世中那个女孩的无助和无力感,同时又与今天和平稳定下的安逸女孩形成了强烈对比,这种比评论更加能触动人心,这种对比让我们更容易回到过去,也更容易让我们学会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生活。
3.从1937到2017年,曾经的苦难走向今天的和平,好男儿要保家卫国,今天在网上有大量爱国网民特别是军事爱好者也都表示,和平不是靠哀求来的,国家的强大和民众的幸福靠的是国家军队的保障,实际上这照片也就更加激发了好男子要当兵,好男儿要保家卫国的道理,每一个人每一代人在特定的年代都应该要有责任和担当,以国家之任为任,常怀一份家国情怀。
这是那段历史在对我们述说。
如低语似企盼,历史和现代一线之隔却永不能相见。借用两个女孩来体现这种复杂而又真诚的情感,几乎让我们无可抵挡。毕竟那段苦难已经镌刻在我们的血液里。
我们内心的柔软应该铭记这些苦难。
我们拥有了锦绣年华,更不能忘记那段乱世如麻、生灵涂炭。
请记住这个名字——张纯如。当有人问起“国家公祭日与我何干?“时,请提起这个名字,她用自己的勇气、良知、担当甚至生命向世界展现了《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
真相不可毁灭,灾难不应忘记。
真正的传世佳品无不传播着社会良知,传播着我们生之为人最需要的东西。
在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公祭日时,人们总会想起我们的先辈曾经遭受过的苦难。但是这两张图片没有在刻意刻画渲染悲伤,而是利用了对比的手法,假设美好,让人看着就心头泛酸。
第一张图片里有两个小女孩,一个来自1937年,一个来自2017年。她们一个在城市里自由行走,一个在战争中逃生。或许那个曾经在炮火中恐慌无措,用尽所有的力气奔走逃生,最后还是惨死在敌人的枪中下的女孩,在八十年后重新生为为人,她天真活泼、自由快乐,享受一切美好的事物。
但愿她们可以拥有来世,冲淡她们浓的化不开的苦痛。
第二张图片里是两个少年,一个手拿长枪保家卫国,一个在国泰民安的环境下正常成长。如果可以的话,你们也来看看你们曾经拼命保卫的国家,如今多么平安强大。再也不会有盗贼流氓烧杀抢掠,我们在你们的庇护下安心的长大。
如果你们能看到该有多好!
历史不能忘!
国耻更应铭记!
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中华儿女并没有忘记捌拾年前的血海深仇!何止屠我南京叁拾萬,他日中日交战,定将血债血偿!!每一个有脊梁骨,有爱国心的中国人都应当时刻铭记历史惨痛教训,雪耻之心常挂心间,居安思危警惕日本倭国的狼子贼心!!!
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再度遭遇火箭弹袭击,爆炸声响彻巴格达,你怎么看?
反美武装使用火箭弹袭击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所在的绿区再正常不过了,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看到巴格达的绿区遭受火箭弹袭击的新闻,那么就不正常了。不过反美武装更多的时候只是表达一下对美军存在伊拉克的愤怒,并没有想对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造成更大的伤亡和破坏,因为每次袭击都几乎没有造成什么伤亡,最多就是“听个响”!
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反美武装担心美国的报复,每当驻伊美军或者在伊拉克的美国人遭受了袭击,造成了伤亡 ,美军都会展开大规模的报复行动,只要美国觉得哪个反美武装组织和袭击事件有关联,美军都会进行空袭,每次都能造成几十人伤亡,所以反美武装袭击的程度有限。
当然这次袭击事件可能也是伊拉克反美武装对于特朗普关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说法的一种回应,因为特朗普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根本没有证据,伊拉克并没有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是美国还是发动了战争。
这就说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完全没有合法理由,伊拉克完全就是被美国入侵了。所以反美武装为了表达不满,可能就发射火箭弹表达一下不满的情绪。可是这次和此前的火箭弹袭击一样,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原因就是反美武装担心遭到美国的报复,否则伊拉克的反美武装会和阿富汗一样,对美军造成一定的伤亡。
这是国际社会蹭热度行为。感觉美国现在“三冠”叠加,骚乱持续蔓延而趁火打劫的行为。老虎病了,小动物上去拔一下胡子,展示一种存在。现在在国际上,批评美国也是一种政治正确!
出事了!在美国与伊拉克政府马上要展开第一轮战略对话之际,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再度遭遇火箭弹袭击,这显然是一次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暴力袭击事件。
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又被炸了,近两年来,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遭袭击的次数用一只手都数不过来,在这一次次响彻巴格达的爆炸声中,我们又看到了什么呢?
首先,当初的伊拉克战争并不得人心
提起美国和伊拉克,就不得不提前21世纪初的那场战争,美国仅仅用41天的事件就给与伊拉克毁灭性打击,占领了伊拉克全境,给伊拉克人民的带去了沉重的苦痛和灾难。你要知道在战争发生前,凭借丰厚的石油资源,伊拉克人民过着稳定富足的生活,但这一场战争把一切都改变了,美国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无视他国民众的利益,肆意践踏。伊拉克战争让大部分民众恨透了美国,所以仇恨一直都在,复仇也一直在蓄谋。
其次,美国在中东频频树敌,仇家众多
21世纪,美国在中东指手画脚,近年来,更中东大国伊朗关系更是剑拔弩张,前段时间按,美国杀死伊朗陆军将领苏莱曼尼更是让美伊关系变得不可调和,差点动武。在不能大打出手的情况下,受伊朗支持的伊拉克真主党武装分子成为了其发泄愤怒最好的力量,打不死你,也要恶心你一下。
最后,美国政局的混乱自顾不暇更让复仇分子肆无忌惮。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美国国内随着对特朗普的各种反对声音的出现,美国政局已经开始了混乱,随着今年疫情爆发对于美国民众和经济的严重冲击,爆发大规模骚乱和抗议活动之后,美国的政局已经是一塌糊涂,自顾不暇,根本没有精力处理国际上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这让那些仇视美国的势力更是肆无忌惮。与日俱增的袭击就是最好的说明。
多行不义必自毙,欠下的血债终究要还,这几次袭击都没有人员伤亡,但谁能保证下一次不会嗜血呢?
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关注三姐,看更多优质回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防教育警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防教育警笛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