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上重视艺术教育的名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上重视艺术教育的名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宋代最有艺术才华的皇帝是谁?
宋代最有才华的皇帝是宋徽宗赵佶。
他在政治上是昏君,但在艺术方面造诣很深。
他下令鉴别内府收藏的历代书画分门别类,著录评论。编成了《宣和书谱》《宣和画谱》等。
他在位二十五年,大力扩充宫廷画院。
聚集社会上的优秀画家,完善制度,推进宫廷画院的发展。
他组织培养出了一批供奉于宫廷,为皇家服务的画家,这些画家的作品,工整精致,被称为画院体。
还增加画院画师的俸禄,将画院列入科举制度中。
分为: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
《宣和画谱》著录藏画
分为: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禽兽、花鸟、墨竹、蔬果十门。
宋代最有才华的皇帝是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赵佶,在政治上乏善可陈,而在书画艺术上却独树一帜,留下丰富的历史遗産。
先说绘画,他在一幅描写大殿上空展翅飞翔的天鹅时,能把天鹅那种高贵的舞姿维妙维肖地表现出来,体现了人们理想中的祥和图景。他的画很多,就不一一细说了。
在书法方面,他独创"瘦金体”,直到现在无人可以企及。
他不仅自己天分极高,痴迷书画,还动用手中权力,推动书画事业,故宋代书画艺术空前发展。
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书法造诣极高,首创瘦金体书法,对后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堪称一绝。他热爱画花鸟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赵佶(1082 -1135),北宋徽宗皇帝,在位二十五年,在他主政时期,奸臣当道,穷奢极欲,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内忧外患,纷至踏来。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位亡国皇帝政治无能,生活穷奢,但是艺术造诣极深,吹弹、书画、诗歌 、词赋无不精工极研,堪称一代大家。平生著作极多,都散佚无存。存世画迹有 《芙蓉锦鸡》、《池塘秋晚》、《四禽》、《雪江归棹》等图。有词集《宋徽宗词》。赵佶独创的“瘦金书”字体,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对于宋代画院的建设和院体画的发展,对于书画艺术的的推动和倡导,以及对于古代艺术的 整理与保存,是有突出贡献的
北宋.赵佶《写生珍禽图卷》
北宋.赵佶_瘦金体巅峰之作_《秾芳诗帖》
后学辰公《人物工笔画》
后学辰公《瘦金体书法_千字文》
后学辰公《瘦金体书法_千字文》
还望各位方家多多指教!
宋代分为南宋和北宋,勿容置疑,整个宋代300余年在艺术上最有才华,成就最为卓著的皇帝就是宋徽宗赵佶了
宋徽宗画像
宋徽宗酷爱艺术,在绘画,书法方面有极高的造诣,继位之后,更是推出了许多有利于艺术发展的政策。
在书法上,他创造了一种名为“瘦金体”风格字体,劲道有力,飘逸灵动,笔断意通,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他的瘦金体风格非常适合在工笔画上进行题字。中国当代艺术家张哲溢正是受宋代绘画的启发,用油画的形式把宋代工笔绘画的精髓融入画面,加上宋徽宗瘦金体的画题,让作品独树一帜,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好评。可见宋徽宗的瘦金体其成就之高,影响之深远。
瘦金体
在绘画上,宋徽宗一生画了很多的绘画作品,多以工笔为主。他的工笔画精工细描,敷色沉稳,画面雅丽,可谓雅俗共赏,他的传世作品颇多。如《瑞鹤图》《芙蓉锦鸡图》等
芙蓉锦鸡图
瑞鹤图
瑞鹤图局部
宋徽宗在位期间的画院名叫宣和画院,他还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画院画家的选拔机制,在选拔画家过程中,他亲自现场出题进行选拔。为画院建立了完备的机制,并要求画院画家按照他的审美趣味进行创作,这些宫廷画院画家创作出的作品风格被称为是“院体画”风格,对中国后世绘画影响深远,也使得宣和画院成为了后世画院的典范。
为什么徐悲鸿被称为美术教育家?
徐悲鸿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就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他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徐悲鸿(1895 -1953)出生于江苏宜兴的一个乡村画师家庭里,自幼习画。解放后他被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兼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他多年致力于美术教育,逐步建立一个系统完整的美术教育体系。
徐悲鸿是引进和开创西方美术领域和教育事业的先驱。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徐悲鸿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他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按照徐悲鸿的遗愿,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 全部捐献给国家。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1]
徐悲鸿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他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按照徐悲鸿的遗愿,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 全部捐献给国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重视艺术教育的名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重视艺术教育的名人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