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艺术教育的开创者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艺术教育的开创者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音乐的开创者?
吴伯超(1903~1949),中国音乐教育创始人、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赴比利时留学,先后在布鲁塞尔南夏罗瓦的音乐院和皇家音乐学院学习理论作曲与指挥。
抗战期间,历任广西省艺术师资训练班主任、励志社管弦乐团指挥,中训团音干班副主任、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音乐系主任、国立音乐院院长等职。1942年3月29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难纪念日那天,由白沙音乐教育促进会与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合作,借驴溪半岛江津师范学校场地,举办了“中国音乐月万人大合唱”。
由卢前撰写《白沙镇歌》歌词,吴伯超指挥,这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次史无前例的万人大合唱。
柳永是什么开创者?
柳永是慢词开创者。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了解藏戏的开创者是谁?
藏戏的开山鼻祖是唐东杰布
唐东杰布(1385—1464)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创始人。藏民历来把他看作是创造藏戏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是藏族人民心目中创造、智慧、力量的化身。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
唐东杰布
在文化艺术方面,唐东杰布是西藏藏戏的鼻祖,他创立了藏族历史上第一个剧团——“窘巴戏团”,使藏戏这种集说、唱、跳、弹于一身的表演形式流传至今。
在建筑方面,他一生在西藏的江河上建造了58座铁索桥,为各地交通做出了巨大贡献,被人尊称为“铁桥活佛”。
七言律诗开创者?
杜甫。
七言律诗起源于南北朝,定型于初盛唐之间。盛唐时期李白、王维、高高适等诗人的七律,多有失对、失粘、重字之误。到了杜甫,七言律诗才展示其诗体潜力而打开艺术天地。杜甫全面开辟了律诗境界,实事政论、风土人情、文物古迹,一概熔铸于精严的格律之中。直至晚唐,温庭筠、李商隐、杜牧这几位七律圣手才把律诗艺术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最早的七言律诗应该是《燕歌行》,而《燕歌行》的作者则是曹丕。对于曹丕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曹操的儿子,是魏国的奠基者,在政治上曹丕也是东汉末年的杰出人物,而为众人所不知的是曹丕他的文学相比于他的弟弟曹植、他的父亲曹操来说也是并不逊色太多的。
但是相较于七言律诗来说,曹丕他更加擅长的则是五言诗,而他所写的典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文学批评作品。很多人都认为曹丕是中国在三国那一段时期中十分杰出的诗人,他的《燕歌行》也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七言诗,但是曹丕他的五言诗也是毫不逊色的。
曹丕他的诗歌并不像后世那样一味的追求词藻华丽,曹丕他的诗歌的语言是极其的通俗,可以视为另一种民歌的形式。曹丕他对于描写男女之间的爱情,以及游子在外思念家中的夫人这些题材是最为擅长的,而他的《燕歌行》则是代表了他的诗歌的最高成就。
《燕歌行》写于建安12年曹丕北征乌桓期间。《燕歌行》别出心裁地利用了乐府的题材,开创了句句押韵的七言诗的格式。曹丕更是通过此诗以夫人的角度反映了当年战乱的场景,表现出了因为战争而被分离的男女之间的怨恨。
在古代稍早时期,很多人都认为曹丕他的诗歌是不如他的弟弟曹植的,这都是因为曹丕是兄弟相争中的获胜的一方,因此人们更加重视他的政治成就,而忽略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但实则不然,后来人们发现曹丕他在文学上是丝毫不逊色于他的弟弟曹植的,因此随着人们对曹丕诗文的深度了解,更加发现曹丕他的文学天赋在古代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鲁迅也是认为曹丕他所在的时代更是文学的一个自觉的时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艺术教育的开创者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艺术教育的开创者有哪些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