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法家教育思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法家教育思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先秦法家教育观的主要内容有?
先秦法家的教育思想是:
(1)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
法家认为人性是自私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商秧认为人都贪生怕死、好逸恶劳,韩非认为人的行为总是从私心私利出发,认为人可以拼命地努力满足自己的欲望,甚至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人与人之间只有利益关系。
法家认为一味用感化教育,只是一种姑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人不得为非,强调法制对改造人的自私品质的作用,有一定的道理。但忽视了自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其结果必然走向惩罚主义。
(2)“以法为教”:
为了推行“法治”,法家从历史进化的思想出发,要求废除旧的教育内容,尤其是儒家的仁义之教。商鞅提出了以“耕战”为基本内容的法治教育,以反对儒家的礼治教育,主张以法家思想作为“壹教”,以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统一的政治需要。韩非子主张的“以法为教”是全民性的,这种人为教育为一定的政治服务的思想是可贵的,但他忽视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及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更忽视了教育并不等于法律,贬低了教育的作用。
(3)禁私学与“以吏为师”:
韩非子认为,除了法律教育以外,不要其他教育,除官吏以外,不要有其他教师,明确提出了“以吏为师”,表达了法制教育的实现手段。“以吏为师”重在吏而不在师、在法而不在教,师并非教师意义上的师。
韩非子不仅反对儒家教育,对当时诸子私学教育也完全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各家私学思想的传播,不利于法家主张的思想专制的统一,不利于实行法制教育的地位的确立,故明确提出“禁二心私学”的主张。
(4)评法家教育思想的得失:
法家的十大核心思想?
1、强调以法治国是法家学说的核心。他们主张一切按法办事,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至上性。在全国要人人知法、守法。要严刑重罚,使人们不敢犯法,以达到令行禁止,信赏必罚。
2、绝对尊君,强化独裁。法家主 张国 君必须是至高无上的,臣民都只 能是 君主进行统治的工具和材料。 国 君说一不二,他的话就是法。他们还主张采取一切办法加 强国 君的权力,大权完全集中于一人之手,保证君主绝对地成为国家之“主”,有效地进行专制和独裁。
3、人性好利与以法治民。法家把人性恶推向极端,认为人人唯利是图,本性不可改。因而,不能信任任何人。对待民众的行动,只能用严刑峻法进行镇压,或者用高奖重赏,以利诱导,为我役使。对民众说来,知法、守法是每个人在知行上最高的要求,其他一切知识、文化和道德教育,都是不必要的。
一般说来,法家的核心思想有以下三个方面:一,发展经济,是法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早期法家,变法图存,通过发展经济,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二,尚法明刑,主张对破坏变法的人处以重刑。其三,君主专制,法家主张君主专制,集大权于君主一身。
商秧曾说,治国三要素,包括法信权,而权是君主所独断的。主张君主要对权柄进行专断,举凡立官封爵、论功行赏等等,都要掌握在君主手中。因此,发展经济,尚法明刑,君主专制是法家思想的三条主线,它贯穿了整个法家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并随着秦王朝的建立而付之实践,成为秦王朝意识形态的核心。
同时,这三个方面共同构筑的法家思想是一个有机的组合,相互支撑,发展经济是其基础和出发点,实行君主专制和建立中央集权制是其目标,而尚法明刑又是发展经济与君主专制的法律保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法家教育思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法家教育思想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