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解放思想教育活动成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解放思想教育活动成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978年12月召开的什么作出实现政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一个“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是在回顾总结新时期29年来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时,开宗明义地作出这样一个蕴涵广阔历史背景和深刻思想内容的精辟概括的。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历史,可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理解这一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以这次全会为开端的。我们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和开始起步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句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中国人民面貌的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在华国锋主席领导下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许多旧观念。
摆脱了许多思想上的枷锁和禁锢,振奋起伟大的革新创造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实干兴邦精神,激发出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他们倡导民主和科学,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封建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对于中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的觉醒,起到了巨大的启蒙作用。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于中国的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新运动。
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主题是什么?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主题是摆脱封建顽固思想的束缚,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近代新思潮的最早萌发始于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核心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后来的洋务派发展了林则徐、魏源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这些思想,虽然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思想根基,但动摇了顽固守旧的顽疾,有利于向西方学习风气的形成。
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以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批判封建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大大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八国联军侵华使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为挽救民族危亡,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一步发动了辛亥革命,它否定了君权神授的观念,进一步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大旗,大力批判旧思想、旧文化,寻求对中国社会的根本改造,是中国近代史上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解放思想教育活动成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解放思想教育活动成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