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生平教育思想,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及影响

nihdff 2024-01-08 273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张之洞生平教育思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张之洞生平教育思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一句话概括张之洞?
  2. 张之洞谁?

一句话概括张之洞?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 ),字孝达,号香涛,时为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 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祖籍直隶南皮,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 )。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臣统观该督生平,谋国似忠,任事似勇,秉性似刚,运筹似远,实则志大而言夸,力小而任重,色厉而内荏,有初而鲜终。

张之洞生平教育思想,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及影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徒博虚名,无裨实际,殆如晋之殷浩;而其坚僻自是,措置纷更,有如宋之王安石。

方今中外诸臣章奏之工,议论之妙,无有过于张之洞;作事之乖,设心之巧,亦无有过于张之洞者

张之洞:不与俗人争利,不与文人争名,不与无谓人争气,近代民族重工业的杰出贡献者,晚清名臣,张之洞。

张之洞生平教育思想,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及影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鲈鱼四腮,独占松江一府。

螃蟹八足,横行天下九州。

知道这个对子的人,便知道这是张之洞到松江府微服私访时候的一个故事。

张之洞生平教育思想,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及影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张之洞,号香涛,自号抱冰老人,南皮人,清朝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是继曾国藩、李鸿章后,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为中华民族重工业和及近代军事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注重教育和治安,主导了中国近代的警察制度,对清末的教育和社会发展有很大影响

张之洞是清末洋务派重要领袖人物之一,一生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派原则,主张以“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劝学篇.会通》)。

他企图在维护封建专制主义基础上,“法外国教养富强之实政”(《正学报序例》),增强国势,巩固清王朝统治。

他强调“保种”“保”,在洋务派领袖人物中较能维护国家权益,并大力兴办书院和各种实业学堂,对清末教育影响很大。

但他坚定地维护封建统治与封建伦理,“斥民权之乱政”(《劝学篇序》),成为近代民主新潮流的对立派人物。

张之洞是晚清时期的名臣,晚年自号抱冰老人,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并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理念。清朝末年这个乱世时期,张之洞的出现无疑给了这个封建末端王朝一个强生剂,在张之洞的努力下,中国才有了一个快速的发展。

张之洞谁?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人称为“张香帅”,祖籍直隶南皮,出生于贵州兴义府,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1863年,张之洞中进士第三名,后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创办大批军民用工业。他还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等学校。1909年去世,谥号“文襄”。

出生日期

1837年9月2日

出生地

贵州兴义府

字号

字孝达

号香涛、无竞居士、抱冰

逝世日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张之洞生平教育思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张之洞生平教育思想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deedu.com/post/1764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