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教育思想,武装政治教育

nihdff 2024-01-05 241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武装教育思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武装教育思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教育九个坚持具体内容?
  2. 1938年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理论形成?
  3. 理论武装包括哪些方面?

教育九个坚持具体内容?

“九个坚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九个坚持”,是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纲领性要求和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发展。

九个坚持是指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武装教育思想,武装政治教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1938年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理论形成?

早在大革命失败前夕,毛泽东就提出了“上山”思想,认为“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这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萌芽。

我们要到崇山峻岭中去当红色割据的‘山大王’,‘革命的山大王’。”在湘赣边武装割据的实践中,毛泽东的“割据”思想得到了不断地深化、升华,逐渐形成了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938年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长期斗争和实践中逐步总结和发展起来的。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以游击战、运动战等方式积极抵抗敌人,逐渐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在敌人占领地区,通过武装斗争和群众运动,可以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展武装力量,打击敌人,最终推翻反动统治。

这一理论的形成是在实践中逐步总结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革命成功的重要理论支撑。

1938年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理论的形成主要是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影响。在长征过程中,红军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斗争、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理论。

这一理论强调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展农村革命力量,动员农民参与革命斗争,打击国民党反动派,最终实现全国的革命胜利。

这一理论的形成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理论形成于1938年。这一思想理论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进行土地革命,发展工农业生产,提升民众教育水平,加强武装力量,以割断与旧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联系,并逐步走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

理论武装包括哪些方面?

首先要从科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出发,全面地完整地学习理论,而不能从自我的认识水平和理论兴趣出发选择性学习。内容是理论的思想表达,理论武装的基本要求是熟知和掌握思想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是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科学理论体系,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覆盖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强军兴军事业的各领域。学习这一思想,要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理论主题,全面学习基本内容、系统领会基本精神,不能熟悉什么学什么、关注什么学什么,防止出现选择性片面性的学习。

要认真读原著、扎实学原文、用心悟原理,持之以恒、反复阅读,坚持通读与精读相结合,不能以学习文件代替读原著、听辅导课代替学原文,防止浅层次学习的表面化。要坚持阅读和思考相结合,深入学习领会这一思想的深刻内涵、核心要义和内在要求,把握内容体系中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不能把学习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表面,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只知其言不知其义,防止学而不思的学习状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武装教育思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武装教育思想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deedu.com/post/1632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