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和评价?
杜威思想的评价
精髓所在:
杜威鼓励探究与创新教育思想的形成建立在对社会变革、科学发展和教育冲突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
首先,这一思想的形成是与杜威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深刻变革的认识分不开的。
在杜威看来,自工业革命以来不到100年时间里,人类社会发生了迅速、广泛和深刻的变化。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不仅改变了政治疆界,扩大了生产的规模,加速了人口的流动,也使得人们的各种生活习惯、道德以及观念和爱好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论述题: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是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的学生克伯屈是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在我们特岗考试当中是常考点。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强调教育是生活的过程,生活扩大并启迪儿童的经验,刺激并丰富儿童的想象。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与社会生活、与儿童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杜威又提出“教育即生长”的观点。强调教育就是生长的过程,不仅指身体的生长,也指智力和道德的生长。
这点给陶行知先生有了很大的教育启示,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观点。
杜威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的本质: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他强调教育应该紧密结合生活,帮助个体在不断的经验改造中成长。
2. 教育的目的:杜威提出教育自身无目的,生长的过程就是教育本身的目的。他认为教育的价值不应该是为了达到某个外在的目的,而是教育过程本身对个体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促进。
3. 教育的中心:杜威主张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教育过程是儿童和教师共同参与、真正合作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他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认为教育应该围绕儿童的需要和兴趣进行。
4. 教育方法:杜威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他提倡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教学,让儿童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成长。
杜威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实用主义教育理念在我国以及全球范围内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杜威教育思想有哪些?
杜威教育思想有:
1.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2.教育无目的论;
3.学校即社会;
4.教学论;
5.道德教育论。
杜威教育思想是约翰·杜威提出的教育理念,区别于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旧三中心论”,他提出了“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
(1)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这就是教育。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的改造”。
(2)教育无目的论
杜威认为,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在民主的社会中就不同了,应当奉行无目的论。在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日益激化的年代,杜威很强调教育在改进社会方面的效用,杜威教育目的论的资产阶级性是显而易见的。
(3)“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所以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4)教学论
杜威以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的理论为基础,对教材和教法等作出和传统观念不同的论述。
①在教材的选择上,杜威建议“学校与科目的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具体地讲是学校安排种种作业,把基本的人类事物引进学校里来,作为学校的教材。
②在教学方法上,杜威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