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观念的束缚
重技能轻素养:长期以来,艺术教育往往过于注重学生对艺术技能的掌握,如绘画技巧、乐器演奏技法等,而忽视了学生审美素养、创造力和情感表达的培养,例如在美术课上,老师更多地是在教学生如何画得像,而不是引导他们去观察、感受和表达自己的独特视角。
将艺术视为辅科: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认为语数外等主科才是最重要的,艺术课程只是辅助课程,无需投入过多精力,这种观念导致学校和家长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艺术课程的时间安排较少,资源分配不足,影响了艺术教育的质量。
2、教育资源的限制
师资短缺:专业的艺术教师数量不足是一个普遍问题,许多学校的艺术课程由非专业教师兼任,他们可能缺乏系统的艺术教育背景和教学方法,难以提供高质量的艺术教学,例如在一些偏远地区,音乐、美术等课程甚至没有专业教师授课。
教学设施匮乏:艺术教育需要一定的教学设施和器材支持,如音乐教室、美术教具、舞蹈练功房等,部分学校由于资金有限,无法提供完善的教学设施,限制了教师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
3、考试评价体系的影响
升学导向:高考指挥棒对艺术教育的影响较大,很多家长和学生将艺术学习作为升学的捷径,过于关注艺术考级和比赛成绩,希望通过这些来获得加分或进入更好的学校,这使得艺术教育逐渐偏离了其本质,变成了一种功利性的应试教育,教学方法也变得机械、死板,以满足考试要求为目的。
缺乏多元化评价:目前的艺术教育评价体系相对单一,主要以学生的艺术作品或表演水平为依据,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进步和创新精神等方面,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导致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强调结果,而忽视了对学生兴趣和个性的培养,教学方法也较为模式化。
4、教学方法的局限
注入式教学:部分艺术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单向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的机会,例如在音乐课上,老师只是单纯地讲解乐理知识,让学生机械地练习曲目,而不引导学生去理解音乐的内涵和情感。
缺乏创新意识:一些教师习惯于沿用多年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他们可能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足够,或者对新的教学方法存在畏难情绪,导致艺术教育教学方法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5、社会环境的因素
社会功利心态: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功利心态也影响了艺术教育,人们往往更关注艺术的实用性和商业价值,如能否通过艺术特长获得升学优惠、能否成为职业艺术家等,而忽视了艺术对个人修养和社会文化的重要作用,这种功利心态使得艺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容易走向极端,要么过于强调技能训练,要么被边缘化。
电子技术的冲击: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们接触到了大量的电子图像、音频和视频等信息,这些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和直观,相比之下,传统的艺术创作和欣赏方式对学生的吸引力有所下降,电子设备的普及也使得学生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虚拟世界中,减少了对传统艺术实践活动的参与。
艺术教育方法死板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设施、改革考试评价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以及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等,让艺术教育回归育人的正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