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本教育思想产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日本教育思想产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日本的教育那么成功?
日本教育最好是因为礼仪始于知识之前。
在日本的公立小学中,学生在升入四年级之前基本上没有考试,只有一些小的单元测试,他们的教育目的不是“一开始就用考试来判定孩子们的知识、记忆和考试能力”。而是让孩子学会和他人交流、尊重他人、建立良好的礼仪、温柔对待动物和自然、然后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性格。
日本教育的成功,那是因为日本19世纪的明治维新改革,对教育制度的一系列改革,才使日本的教育非常成功。
公元19世纪中叶,还处于闭关锁国阶段中的日本被强行拉入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与此同时,大量的外来文化快速涌入日本国内,日本人对西方强烈的好奇心也在此时被重新激活。在统治阶级意识到日本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之后,随即开始着手进行教育改革,意在为国家培养大量人才,以此推动日本的近代化改革。
在江户时代,只有幕府官僚的子女以及贵族阶级才有权利接受正常的教育,普通平民则毫无机会。而进入幕府所开办的学校中就读的贵族子弟,所接受的教育也大多是如何更好地效忠于统治阶级。涉及自然科学领域的科目,则少之又少。同时,江户时代所遗留下来的旧教育制度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为此,明治政府尝试从西方国家那里获得改革的灵感,于是便将西方国家的教育制度杂糅之后推出了新的教育制度,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便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在日本接触到义务教育制度之前,普鲁士就早在公元18世纪前中期开展了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制度的运动。很快,这项教育改革方案的红利就体现了出来,为普鲁士源源不断地输送了许多人才,普鲁士这才具备了崛起的能力。在此后的时日里,西方许多国家都开始仿照普鲁士在教育领域的成功案例,在本国境内推行义务教育制度,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明治维新运动开始后,明治政府于公元1872年颁行了《学制令》,宣告近代日本的教育改革正式开始。
日本明治维新中,教育改革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1.日本在教育改革过程中,能够根据当时的形式比较灵活地选择自己学的主要对象。
《学制》主要模仿法国,《教育令》主要模仿美国,《学校令》主要模仿普鲁士。
在模仿这些国家的时候,日本广采博纳,结合本国国情,从不同国家吸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在某个时期,日本主要受某个国家的影响,但最后建立起来的却是综合各国特色的,日本独特的教育制度。
这和一个国家长期以来所培养成的可塑性、适应性、适应能力有着很深刻的关系。
2.明治政府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确立了一个符合本国国情的教育制度,到半个世纪就培养出了一支不同层次的技术大军:即一支具有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劳动大军;一支能够掌握和运用先进生产方法的技术队伍;一支能够适应工业化的发展水平,使用先进工艺的技术管理队伍和在科学研究上有所发明创造的科技队伍。
1993年世界上第一部教育心理学?
不是1993年。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诞生,这本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内容包括人类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个部分。
这时期形成了学习理论两大流派:行为主义、格式塔学派。
我国最早的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方东岳译,日本校原又一著作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我国首本《教育心理学》。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末):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占据主导地位。其中杜威的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思想及维果茨基是这时代的代表人物。
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重视为学校教育服务,人本主义思潮出现了奥苏泊尔是这时期的代表人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教育思想产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本教育思想产物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