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防教育海疆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国防教育海疆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广东第一大群岛?
万山群岛,位于珠江口正南方,是广州出海航道必经之地。原指万山列岛,范围几经变化,一度为伶仃洋外100余岛之总称。
万山群岛包括担杆列岛、佳蓬列岛、三门列岛、隘洲列岛、蜘蛛列岛、万山列岛和外伶仃岛、桂山岛等大小岛屿共76个,散布面积2600平方公里,岛屿总面积80.582平方公里。
万山群岛主要岛屿地形以丘陵为主,海拔200—300米。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较大岛屿均有淡水源。万山群岛是华南的天然屏障和广州的重要门户。群岛间航道纵横交错,是广州,深圳,珠海,香港进港船舶的必经之地;而万山群岛恰扼出海航道的要冲,地势险要,又是祖国南部海疆的重要关口,国防、经注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被称为万山要塞。
边疆界限是什么?
是指靠近国界的领土。
边疆是一个地理概念。边疆包括陆疆和海疆。陆疆是指沿国界内侧有一定宽度的地区,必须具备下述条件的地区才可称之为陆疆地区,即一要有与邻国相接的国界线;二要具有自然、历史、文化诸多方面的自身特点。
第一,边疆是一个政治概念,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在这一区域的统治形式往往呈现两种极端局面,一种是高度的中央集权统治,甚至是军事管制;另一种则是高度的地方自治。至于在某地实施那种方式,则是因地制宜或因时而异。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历史上的中国边疆在形式上是由国家***的统治中心区到域外的过渡区域,即由治向不治过渡的特定区域。
第二,边疆有军事方面的含义,边疆地区是国家的国防前沿,即边防地区,因此在军事方面的战略地位自然十分重要,在国家面临外部军事威胁或武装侵略时就更为突出。
第三,边疆有经济方面的含义。由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条件等方面的原因,边疆地区在经济区域类型和发展水平方面往往与内地有着较大的差别。
第四,边疆也有文化方面的含义。正是因为边疆地区在以上诸方面往往与内地有着不少差异,所以其区域文化类型的形成是边疆地区社会发展长时期、深层次演进的结果,与边疆地区的居民构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但即使是同一民族在与外部的文化交流中,其社会文化特点也会发生变化。
清末海防与塞防之争:李鸿章为何要主动放弃领土?
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李鸿章上奏,提出暂停收复新疆的主张。
李鸿章的理由是:新疆土地贫瘠,每年需要耗费军费300万两白银用于防守,非常不值。英国、俄国都在图谋新疆,即使收复,将来也不能守住。新疆不收复,只不过相当于伤了手脚,伤不到元气,海疆如果不防,才是心腹之患。
李鸿章建议,不如让伊犁、***等地少数民族自立,就像云贵等地的土司,以及越南、朝鲜,只需要奉中华正朔即可。
李鸿章的这一提议得到不少大臣的支持,包括亲王、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山西巡抚等人,政治分量占有绝对优势。
在现代人看来,李鸿章的提议就是在卖国,那他为何要提出这个提议,为什么这个提议还能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无论是海防还是塞防,都需要强大的财政支撑,然而19世纪70年代的大清财政非常艰难。
彼时的清朝,外部遭到了第二次***战争之败,内部刚刚剿灭了太平天国和捻军,国家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财政极度艰难。
在这种困难的局势下,清廷又开始搞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打的旗号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本质上是国家投资兴办军工业。国家投资自然也是要依靠财政,而且办的这些企业基本上没有盈利。
同治十二年,左宗棠收复了肃州,积极准备收复新疆。然而一年后,日本进犯台湾,沿海各省纷纷筹款兴办海防。
题主问的应该是关于清末的新疆***问题,在阿古柏叛乱发生之后,因为当时清朝国力有限,国家财政就这麽多,不可能同时搞海军建设与收复新疆两件事情,于是清朝朝廷便对于这个问题产生了一次辩论,一方是塞防派,认为应该收复新疆,打压叛乱,这一方以左宗棠为首,而另一方为海防派,认为国家应该将关注的目光放在海上,加强海防实力,这一方以李鸿章为首。
李鸿章认为海防塞防两者“力难兼顾”,以“海疆备虚”为由,奏请朝廷暂罢西征,放弃塞防,建议“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这就相当于主动放弃清***在新疆的***,拱手相让,而这在左宗棠看来就是有悖祖法的,他指出西北“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认为放弃新疆不仅仅只是如此简单的事情,这相当于是在向列强示弱,觉得中国已经无力再顾及边界事务,会加剧列强对中国的觊觎之心,这从长远来看也是不利的。
从双方的立场来看,双方都没有错,毕竟两者都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毕竟钱就这麽多,如果投向了塞防,新疆是收复了,可是海防却上不去了,到时候列强从海上过来就没有历史与之对抗。而如果将钱投入了海防,新疆问题就得不到解决了,到时候新疆必失,彻底的失去了清朝在新疆的***。如果真要怪的话,就只能怪晚清***自己不争气,没有足够的钱去顾及两者。
当时的当权者正是慈禧,慈禧这个时候也犯了难了,看了左宗棠和李鸿章的奏折之后,她也很清楚两者的重要性,但是国家的财政却让她捉襟见肘,没钱还真不是个东西啊。这个时候,她还是选择中庸平衡,一方面,命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收复失地;另一方面派李鸿章督办北洋、沈葆桢督办南洋海防事宜。只不过,钱还是那么多,却分成两份用,其余的便让手底下人自己去想办法了。
最后的结果也颇令人满意,左宗棠抱着战死沙场之心,抬着棺材来到新疆,最终圆满完成任务,成功的收复了新疆。而另一边李鸿章等人也使劲浑身解数大搞海防建设,也是办的有声有色,风生水起。
所以说,光从这场论战来看,海防派和塞防派都没有错,都是有着充分的理由去支持自己的论点,不过在这个问题上,慈禧也充当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使得两个目的同时达成,双拳出击,二者并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防教育海疆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防教育海疆行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