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戒烟教育思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戒烟教育思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教育不只是讲道理,必须有惩戒,就比如给抽烟的大人讲健康他也不会戒烟,你觉得呢?
正好昨天刚读完
《P.E.T父母效能训练》,用书中学到的知识回答您这个问题。
1.无论是讲道理还是惩戒,都不是好的教育方法。
2.想请问您,是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还是家长的所有物呢?是认为家长一定要站在高处俯视孩子,要以权威的身份教导孩子,还是可以像朋友一样平等对话呢?
3.当我们认为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先要了解清楚问题的本质和根源是什么,那么如何让孩子坦诚地告诉我们他的感受和想法呢,就是要接纳孩子的情绪,有效地倾听,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不做任何评价,也不提出建议或者讲道理,当然也不能惩罚孩子,仅仅是让孩子能表达出真正的感受。
4.当我们接纳了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再给孩子机会让他明白问题出现在哪里,进而给他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5.也可能不是孩子有问题,是我们自己有问题,是我们无法接受孩子的一些做法,而孩子自己不觉得是错误的。那么我们要跟孩子明确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她的哪些做法影响了我们,我们对哪些事觉得不舒服,我们希望一起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共同找到解决方案。
6.“没有输家”方法的6个步骤:1)确认并界定冲突 2)找出各种可能的备选解决方法 3)评估备选解决方案 4)确定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5)执行解决方案 6)对解决方案的效果进行追踪评估
是的,教育从来不是只有讲道理。讲道理只是教育手段之一。即便现在的学校教育,也有违反校纪校规后的不同程度的处理,包括开除。
广义来讲,为达教育之目的,动用法律乃至国家机器也是手段之一,只不过那种立即执行***的手段则只是为了威慑教育生者。
再回到学校或家庭教育,因为更多面对的是未成年人,考虑到他们身心发展的不成熟,能动用的手段有限,更多的是说服讲道理的手段,至于各种体罚及其他皮肉之苦的惩戒手段,目前争议较多,要视不同孩子的实际情况及心理承受度而定,不一定普遍适用,不具有普遍意义。比如有的孩子批评几句就能达到效果,而有的孩子打过就忘了痛。
还有一种惩戒,比如像国外常有的,免费为社区服务多少天等等,对这种方式持保留意见,是否能达到威慑警告效果,那可能还与特定的文化社会制度等相关了。
但不管怎么说,惩戒手段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是为目的而服务,可以有很多丰富的方式,所以,如果说讲道理是一种正面引导及疏通,那么惩戒就应该是一种反面警告威慑及堵截,只要把握一定的度,达到效果,别忘了初衷(否则可能还适得其反了),就好。
这种想法在我看来,还挺可怕的。
觉得教育必须有惩戒,说明您有两个隐含的观点。
1、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约束孩子的行为,让他们听话,不犯错,而不是让他们变得更好。
2、孩子的天性是坏的,他们没有向好的愿望,也没有自我管理能力,只能被动地等待老师、家长的教育和惩罚。
当我们用这种消极的想法来看待孩子,孩子就没办法变好,因为孩子是根据身边大人的评价来看待自己的。
当一个人觉得“我就是坏,就是差劲”,他又有什么力量和办法去变好呢?
教育应该是把孩子看成独立,有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尤其是在小时候,虽然行为会有错误,但他们本质上都是好的。
只要我们能看到孩子的好,相信他,帮助他,就能让他把能量用在好的方面。
比如孩子去超市会乱跑,但如果我们把他当成小帮手,让他帮忙找东西,他就会变得认真、懂事。
我觉得还真不能这么类比,毕竟教育和戒烟不能画上等号。
不过认同题主说的“教育不只是讲道理”,“教育”(Education)一词源自拉丁文Educare,意为“引导、支持、启发”,更多的是陪伴孩子的成长,启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内在力量,引导向着正确的方向成长。
《说文解字》中对“教育”的解释是:“教,上所行,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简单理解也就是“言传身教”。
所以我的观点是教育和惩戒没有任何关系,即教育并非需要对孩子的惩戒。
对孩子的惩戒无怪乎是父母想要对孩子的控制,是自上而下的管控,而不是平等、尊重的关系。
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说,“我们从哪里得来的可怕信念,认为想要孩子变好,先让他们感觉更糟糕!”
正确的理念应该是“孩子感觉好,才会做的更好。”
所以教育孩子就是在平等的关系基础上,尊重孩子,给与他们不断地引导、鼓励,赋予孩子自***、能力感和价值感,有方法、有爱心的陪伴成长每一天,如此,教育才会变得简单。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戒烟教育思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戒烟教育思想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