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教育思想演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教育思想演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目前,我国的社会教育层次由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大学…..以及各种社会培训及成人教育构成。在整个社会教育体系形成的过程中也是一步步逐渐完善的,我国自京师同文馆1862年8月24日成立于北京开始我国的新式教育先河。之前的就是私塾、学堂等中国历史上的传统私塾学堂式教育。
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叫“庠”。高一级的大学叫“上庠”,低一级的小学叫“下庠”。
到了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把学校又分成了四个等级,按级别叫做:“学”、“东序”、“西序”、“校”。
到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时,又把这四种学校的名字给为:“学”、“右学”、“左学”、“序”。后来的朝代还有在王府里设立的学校,叫“辟雍”、“成均”等。
到汉代(公元206年——公元23年),最高一级的学校称做“太学”,下面分别称做“东学”“西学”“南学”“北学”。再后来把“太学”改为“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汉代,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个比较昌盛的时期,也是儒家盛行的时期,汉武帝时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中国主流治国理政思想。汉代的学校分为官学与私学两种。其中私学的书馆,亦称蒙学,系私塾性质,相当于小学程度。
太学
到离现在最近的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国子监”已经不是学校的性质了;成为国家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而这时候一般的学校称为“书院”、“书堂”、“私塾”等。
光绪二十九年,清***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不但明确了整个学校教育制度,还规定了各级学校的课程。《奏定学堂章程》里公布的小学课程是中国第一套正式的小学课程。
春秋战国之前有“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之说。之前的教育都是学在官府,学校由国家创办所授也都是治国理政礼乐之学。所有的普通老百姓是不能够接受教育,也没有渠道接受正规教育的。只有家世至少是大夫阶层的贵族身份才有接受教育的渠道。我们伟大的儒家圣人孔子师无常师,起初也是因父亲叔梁纥立过两次军功曾任鲁国陬邑大夫接受官府教育。他也不仅仅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我国办立私学的鼻祖,孔子杏坛讲学所授之人多是贫苦的人民,教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教师教学模式向多元化教学方向演变的三阶段?
近一百的教育史,按照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划分,主要的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相对应的有三大类教学模式。
第一阶段即第一类教学模式,它是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把教师的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用四段式教学模式,强***师的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重视学生智力开发,不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五步教学”(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就属于这一教学模式。
第二阶段即第二类教学模式,它是以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学生活动中心论”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理论基础是“儿童中心论”。杜威所倡导的“五段式教学”模式中其典型代表。
第三类即第三阶段教学模式,它是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的“综合型”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是一种兼顾教与学两个方面,强***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发现学习”“五段教学”模式是其主张的体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教育思想演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教育思想演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