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众教育思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大众教育思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不足体现在哪?
孔子的教育思想的不足体现在:孔子提倡的和为贵中庸之道,只能用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不能用于治国理政。用哲学的思维,矛盾具有对立性,你想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为贵,在丛林法则中,从来都是弱肉强食。治国理政只有法制制约,法制具有强制和约束力,不可能打折扣
不能用现在我们的思维去审查古人的智慧,因为那时非常落后!农业不及工业,工业不及科学。如果我们是古代之人,一定不及孔子,就像现代的儿童都会玩手机,电脑,老年人却学也学不会!就解放前后,一般大众都不会写春联,这才有多少年?何况春秋战国时期呢?秦车统一了中国,但不及现代的手扶拖拉机!能这样比吗?
说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什么不足,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孔子当年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授***,本身就是一种通才,全才教育,完全是以人的发展进步为根本的,放在今天就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而且孔子“有教无类”,“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真正打破了贵族阶层对知识的垄断,既树立了中华民族重视教育的道统,又为中华文明的普及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功莫大焉!
至于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后世儒家,尤其是宋明理学曲解孔子的思想,偏面重视道德***的教育,而忽视技术技能的培养,所造成的文化局限性,使科学与民主不能充分发展,最终导致中华民族于近代遭受落后挨打的命运,似亦不宜归罪于孔子本人。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第一德信为先,学习成为有道德的人,做有大德的人。 陶行知先生做人的根本是道德,人们服务社会需要道德。道德涵盖公德与私德。公德指的是个人对于社会以及国家的义务与责任;私德指的是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修养。公德是为社会、国家服务的根本,私德是立身的根本。陶行知要求孩子把公德与私德相结合,从而有大德,为了国家、民族、人民而奋斗,对自身得失不必计较,努力服务社会。
陶行知对学生的要求是全身心付出,服务人民大众,做“人中人”。他提倡应该知行合一,思想和行为统一,道德品质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培养。在社会生活中对“做人”“做***”进行学习。
第二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应该具有创造精神,锻炼身体,独立自强。 陶行知对勇于创造、独立自强的优秀品质进行倡导,对师生亲手种菜、盖校舍、建设礼堂给以鼓励,在实践的过程中对操作能力进行培养;创造上,陶行知认为对孩子改造环境与社会的精神与能力进行培养。他认为,需要做完整的人,而不是不完全的人。完整的人要求体魄强健。陶行知对在求学过程中被病魔得去生命的学生感到痛心,因此,对学生锻炼身体严格要求。陶行知要求学生能够明辨是非,思想独立,对开展实践活动进行指导。
第三陶行知提倡学生应该学会从容工作、学习。 学习不能只限于书本知识,实践才是真正需要实施的。他提出:做事情应该有目的,有决心,有计划,有组织。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概括起来包括三大基本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的意思就是说,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和目的,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只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才能教人积极向上。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必然结论。陶行知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至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反对以“教”为中心,主张“教学做合一”。这就从教学方法上改变了教、学、做的分离状态,克服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分离的弊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众教育思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众教育思想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