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特殊教育教育心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特殊教育教育心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教育孩子父母有哪些心得?孩子攀比应该怎么办?
我认为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大心得,一是重视,二是配合。
孩子从启蒙教育到长大成人,家长教育孩子先是全面的,体现在全;从小学到大学,在孩子慢慢成长,逐渐成人的过程中,孩子的诸多素质逐步形成和成为习惯,家长就得配合学校教育,主要是突出重点,对孩子某一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去强化教育,体现在强。
诸多素质主要包括:独立意识辨是非,热爱劳动有爱心,刻苦学习讲方法有耐力,身体健康有活力,主从有度显乐观。当然,这是教育孩子努力的大方向,要做到十全十美,非下大功夫不可。同时,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是可以互相影响,相互促进的。好比主业学习和业余爱好兼顾了,孩子当然乐观,也会有活力;热爱了劳动,体现了劳动的艰辛与不易,孩子就可能对父母和它人有了爱心,就可能明白了刻苦学习的意义,也就可能增强了独立意识,活力、耐力、乐观,也会减少孩子的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是个无底洞,人心难足,欲望难平。发展下去,有金山也成流沙,最后必害孩子沉论、颓废。
造成孩子有了攀比心的最主要直接原因,1是父母自身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场合的攀比示范;2是从小孩子的衣食住行都讲究最好的,高档名牌的,甚至还有不少人认为的,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都圆,崇拜外国货,对孩子形成了一定的潜行默化。
其实,抚养孩子要从艰苦朴素的理念出发,本着“吃饱穿暖”的朴素观点。在当今条件下,吃饱上追求一下营养;穿暖上追求一下整洁美观;住行上追求一下舒适、适用就好了。
我个人认为,要教育孩子的攀比现象,除了要从小培养,还要做好两点:1是家长要以身垂范少攀比,即使需要也要力避孩子;2是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朴素观点,教育孩子热爱劳动,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让孩子在劳动中体会出,我们的消耗和花费来自艰辛和不易,让孩子有个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认识,也就自然防止或制止了孩子好攀比现象。
关于教育子女,我也谈不上有什么心得,只是想说一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子女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不知不觉影响到他后来的学习生活与人交往应酬中。
我想说说我的父母 ,父母早已去世,他们对我的教育直接影响我的一生,他们的言行给我做出了榜样。我有很多东西都有模仿父母的行为,包括我写的字,非常像我母亲的字体。
我的母亲是桐城人,桐城派不少人会知道。桐城历来重文,有“穷莫丢书”一说,再穷也会让子女读书。我走上教育岗位,离不开父母的大力支持。在我当代课教师时,收入少工资低,很多同事离开了,我之所以没有离开,正是因为父母的支持。
我现在不打***,不***,也可以说一辈子了。在三十岁时,一次打小牌,输赢非常小,夜晚回家,被母亲整整训了一两个小时。打那以后,我是见赌就让,至今我还记得那天晚上母亲教育我的情景。母亲是怎样发怒的。
说一下攀比,我可以说,父母不攀比,子女也会很少攀比。即使子女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父母一旦发现苗头,立即制止,可以刹车。父母应该经常教育子女,及时制止子女的不良行为。父母自已也应该以身作则,自己不攀比,才能教育子女不攀比。已不正,何以正人?
攀比是一种不好的风气,外界影响非常大。俗话说:摸摸自己家的米缸。把自己“量量” !自己,家庭有多大能力,多大承受力。常言道:量入为出,衡量自己有多重。古话:莫要与人家比过年,要与人家比插田。不要与人家比穿衣打扮,要与人家比自己能挣多少钱。
人要知足,攀比不是个头,没有止境的。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西游记诗云: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盼王侯。何时才有个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特殊教育教育心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特殊教育教育心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