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幼儿教育开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幼儿教育开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意思真的只是现在的“学习了而且时常复习不也感到高兴吗”的意思吗?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第一》。
朱熹在他的《四书集注》中对这句话是这样注解的:“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
但很多之后的学者对此并不认同。从训诂学上来讲,“习”的本意,是小鸟反复试飞;把它当作动词时,往往指的是“演练,训练,习用”这种意思。如果仅作为“复习,温习”讲,应该是和孔子“温故知新”的思想境界有所差距。
我个人比较推崇南怀瑾的***。南师曾在《论语别裁》一书中讲到:“讲句良心话,当年老师、家长逼我们读书时,那情形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孔子如果这样讲,我才佩服他是圣人,因为他太通达人情世故了。”
所以,南师个人应该是不认同朱熹对这句话的解释的。
我觉得这句话应该翻译成“学习之后,经常地去践行,不是一件令人感到快乐的事情吗?”才比较合理。
推荐你去读一下南师的《论语别裁》,里面讲的很详细,我个人很喜欢这本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宋代大儒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读为:“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后来多数人就理解为“学习了而且时常复习不也感到高兴吗”。
细究起来,朱熹虽然没说是“学习了而且时常复习”,但是确实有点这个意思,所以难怪后世多数人仍这样理解。其实这样理解是不对的,咱大家都上过学,当学生的时候翻来复去地学习又复习,并没感到有什么愉悦的,相反学习考试压力山大,想逃避都来不及。
但作为《论语》的第一句,这句话非常重要。如果说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可以受用一生。
首先,“习”在句子中应该是“实践”之义,解释为“复习”意思就狭隘了。学到了知识或本领,并有时间有机会在实践中去运用、验证并完善,这不正是值得快乐的事吗?实践出真知——知识放在纸张上是书本,装在脑子里是见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中才是智慧。一个有智慧的人反过来又是知识和财富的创造者,哪有创造者不是幸福、快乐的呢?比如那些为人类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们,一生受人敬仰,想不快乐都难。
其次,如果我们审视一个人的成长、成熟,这三句话正好概括了一个人完整的成长历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个人学习知识,追求、把握和检验、完善真理,达到学有所用,实现自我价值,值得骄傲;“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自我价值的实现方式是对社会、历史和人类的贡献和付出,并被人们普遍重视和认同,受到重视和认同了,才能“有朋自远方来”,这是一种被尊重的成就感,怎不让人振奋、快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如果掌握的真理不被理解,如果自身的价值暂时不被认可,自身的修养达到曲高和寡的时候,我们也不应该迁怒于人,而应该像君子一样坦坦荡荡、胸怀大度。这三句话,应该是孔子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刻阐述了人生成长、成熟并实现自身价值的情感体验,指导人们如何实现自身价值,获得应该具有的幸福指数,同时也告诫我们在不被别人理解或认同时,防止走向消极和悲观。想想孔子一生受到的磨难以及取得的成就,真是令人感叹!
再次,如果把这一段放到整个文章中来理解,就更深刻了。《论语》讲的是什么?是仁、义、礼、智、信,是君子之道,是修齐治平,是怎样做人、怎样处世、怎样干事。不但教给你理论,还教给你方法,还让你端正态度。怎样学?要“学而时习之”,掌握真理、实践真理;学到本领怎么办?“有朋自远方来”,完善真理、传播真理;遇到困难怎么办?“人不知而不愠”,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第一段就是开宗明义地阐明了学习实践的原则、方法和态度,把这个道理运用的人生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当中,时时体会成长和进步的快乐,难道不是传说中的幸福?
我不认为这个理解是正确的。
这句话是《论语》开篇第一句,从小学开始,老师就将其释义为“学习并且时常去温习自己学过的知识,不也是很快乐吗?”这真的有些牵强附会之闲,根本激不起学生的认知体验,因为有时复习旧知识并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对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勤复习,多练习,多么的枯燥乏味,又有什么快乐可言?
这句话的全文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自于孔子《论语.学而》,成为千古名句,代代相传。
孔子说的意思是: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学习是人生大事,凡有成就者都从学习开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则是一个巩固过程,人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要做到学与习的统一。伟大领袖毛泽东曾说过,学习是一个实事求是的过程,是一个研究“实事”探索规律的过程。学习就是知行统一,学用结合,探求真理,掌握规律的过程。学习既是一种追求和境界,更是一种使命和责任。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时代在变化,生活方式在变化,世界的万物都在变化,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变化以不变应万变。***有一句最通俗的话:“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他曾深情且豪迈地勉励全党同志“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你说学习重不重要。
大家都懂得一个人的修养之重要,修养是一个人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藏在为人处事的细节之中;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滴之中;藏在与人交往的沟通之中。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从细微之处着手,识大体拘小节,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开始。你能说修养不是靠学习、学习、再学习而得到的吗!有修养的人都有爱心,都宽容大度,都被人们所敬佩所尊重所认可,你能不为之而高兴和愉悦吗!
人生都应致力于提升精神颜值,这是衡量一个人内心善良或靓丽的数值。人的外表颜值高低只是一时的,精神颜值则可以永葆青春。人生都希望心无挂碍、自由自在,而只有做到精致,才会拥有生活的***与热爱。精致从不刻意追求高雅,也不与世俗抗争,但坚决拒绝低俗,精致的人正是由教养、学识来成就的。
学习不光时学习的简单道理,学习是做人,做人要从学习开始,不停顿的反复学习,虽然学习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没有苦哪来的甜,没有付出哪来的成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代代相传,耐人品味。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要联系起来看,不要分开单独看。因为这三句话其实是在说一件事,就是教育跟学习的事。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是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很快乐吗?这里的学习指的是学道。孔子主要讲儒家的道,像礼乐之道,中庸之道,六艺之道等等。孔子的目的是传道,他认为学习这些道,是一件愉悦的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其实还是在说学习。因为古代人讲“同学为朋,同志为友”。朋就是同学的意思。有朋自远方来远方来,意思就是说很多人从远方来一起学习,这是快乐的事。《大学》中讲,学习的目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明明德,就是让道德大放光明。《诗经.大雅.文王》里说,“学有缉熙于光明”。宣扬道德,大放光明,是儒家的最高追求。以此为快乐。孔子讲“好学近于知,力行近于仁。”一个人好学,就接近知了。又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乐于学习比爱好学习还要重要,学的最高境界就是乐。关于乐,孟子又说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就是大家都来学习,追求“光明理想的世界”,真是快乐。因为这是众乐,是高境界的乐。
第三句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继续讲教育跟学习,意思是面对无知的人,不要生气,这是君子气度。因为他无知,是因为他没有得到教育,所以应该教育他而不是感到恼怒。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管什么人都可以教育,还说过“不教而诛谓之虐。”是说对一个人没有教化他就用武力把他杀掉,这是暴虐的行为。所以可以看出,孔子是坚持教育至上。
同时这句话应该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君子怀德”,既然君子追求的是世间至理,光明大道,那已经很快乐了,即使不被理解,也不会生气的。这是一种修养。
通过上面所讲的,来综合理解这三句话,并不是东扯一句学习,西扯一句交朋友,然后再说不被人知如何如何。这样分散的去理解是有问题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幼儿教育开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幼儿教育开示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