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艾青艺术教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艾青艺术教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理解艾青“诗歌的散文化”的艺术追求?
这里必须纠正一个概念。艾青先生在其《诗的散文美》中提出“散文美”的概念,但并没有说是要“散文化”!这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诗就是诗,要杜绝“散文化”。艾青先生提出的“散文美”其实是指诗歌的“叙述”特点,强调的是诗歌叙述要具象、扎实、生动,忌抽象、空泛、死扳,这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很明显。只有具象的内容才能更打动人,才能承载更具体的内涵。这就是“散文美”的意思,与“散文化”不搭边。如果诗歌真的“散文化”了那就不如干脆写散文。即使是“散文诗”,也只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质,不能太过“散文化”。这是绝不能混为一谈的!
艾青生平和诗歌特点?
生平: 艾青(1910~1996), 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
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诗歌特点: 艾青早期的诗歌,注重通过描写具体可感的事物来引起感觉、发挥联想、捕捉和选择意象以凝结成形象,形成了他早期诗歌艺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用丰富多彩的意象表现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抒发深沉忧郁的感情,使抒情形象更加丰满生动,充分体现了艾青独到的艺术特色。 艾青诗歌意象的外延丰富多彩是与其内涵的深刻相一致的。 朴素、凝练、想象丰富、意象独特、讲究哲理,是艾青诗歌的一贯特点。
艾青实践着他什么的诗歌美学主张?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1***9年***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艾青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
艾青诗歌的美学主张是:“朴素、单纯、集中、明快”。艾青的作品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艾青从对农村劳动人民的热爱和接近他们的要求出发,十多年来,一直向他们呈献着自己最真切的诗情。
艾青的诗歌以它紧密结合现实的、富于战斗精神的特点继承了新文学的优良传统,又以精美创新的艺术风格成为新诗发展的重要收获。这里既反映了作者的艺术才能,又铭记下他严肃的、艰苦的艺术实践。在他的诗歌中,饱满的进取精神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带来鲜明。艾青的诗歌具有鲜明深刻的形象,随着诗歌结束,形象也就完成。形象,不仅指人,也包括物,以及思想等的形象化。
艾青的诗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划一,但是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一种变化中的统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艾青艺术教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艾青艺术教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