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榕树国防教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榕树国防教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福州古迹有哪些?有什么历史渊源?
福州的历史文化古迹一
三坊七巷。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三坊七巷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9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州的历史文化古迹二
林则徐墓,在福州市省军区内。其墓为三合土夯筑,五层墓埕,封土隆起,形如覆釜。
福州的历史文化古迹三
昙石山文化遗址,位于福建省闽侯县甘蔗镇昙石村,是一处4000~5000年前原始社会晚期的公共氏族墓地,其上层叠压着3000多年前的黄土仑文化遗物。昙石山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州的历史文化古迹四
崇妙保圣坚牢塔,用花岗石砌建,风化后呈黑色,故俗称"乌塔"。其位于福州市内乌石山东麓。
乌塔前身为"无垢净光塔",唐贞元十五年(799年)观察使柳冕建、庾承宣撰塔铭勒碑以志。
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最早在秦汉时期名为“冶”,而后因为境内一座福山而更名“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历史上曾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福州是为福建的省会,风光秀丽、名胜众多,福州具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早在1600多年前,西晋尚书郎郭璞在《迁城记》 中就有“左旗右鼓,全国二绝”记载,名胜古迹星罗棋布。
1.在福州***寺内有一尊铁佛,佛高5.3米,建于宋朝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之前,距今已920年,铁佛头部为实心,身驱为空心,估计其总重量在10万斤左右,为全国罕见。铁佛为坐像,头挽螺髻,身披袈裟,结跏趺坐莲花座上;外披泥贴金,法相庄严。
据清初《榕城纪闻》记载,清顺治十六年,重建铁佛殿,在佛座下发现银塔一座,上题“宋元丰癸亥正月初一日立,刺史刘瑾”,可知铁佛的铸造年代不晚于北宋元丰年间。
2.福州剑池,别名“欧冶池”,是福建最古的一口名池。位于今鼓屏路省财政局、省银行院子里。福州最早称“冶城”,这跟春秋时代驰誉的冶铸宝剑妙手欧冶子有关。
《吴越春秋》一书说:“赵王允常礼聘欧冶子作名剑五枚,允常传数世至无缰,因灭于楚,乃徙于闽。”因为相传欧冶子在此铸剑淬火,故名“欧冶池”。
3. 福建“绍因寺”,建于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它比后梁开平二年王审知所建的鼓山沔泉寺,要早六百二十六年。寺内有琴石、金鸡井、饮马池等事业,都是汉闽越王时遗迹。
关于它的历史,《闽都记》里是这么记载的,唐代乾元三年,防御使董玠请赐更名乾元寺,“有琴石,为越王鼓琴处:金鸡井,即越王井也。”明代,被人侵没,“其址为园池。延袤里许,议者谓宜兴复,未逮也。”在这里出过棋圣吴清源,住过开国将领皮定钧、熊兆仁、龙飞虎、程世清等人。
4. 福建最早的浮雕佛像,刻在福州乌石山东南侧的石壁上。这一尊佛像高约二米,头梳螺髻,身披梵衣,袒胸露臂,法相丰满,肃静肃穆,佛像的后背刻着光线四射的轮光。
雕镂技法简单古雅,而具有中国艺术特点。据考古工作者剖断,这尊佛是唐代时代的作品。目前前在福建各地还没有发现比它更早的浮雕石像。
“三坊七巷”据说是唐宋以来形成的,少说也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位于南后街西侧的三片称三坊,自北向南依次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路东七条小道称七巷,亦自北向南以此为: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三坊和七巷中间隔着的就是一条南后街,两边的面积差不多,三坊如同三大块街区,之间还有小巷相连,七巷只是并行的七道小巷,其中的杨桥巷已经拓宽成杨桥路了。
南宋与朱熹、张轼比肩东南三贤之一的吕祖谦,曾在福州留下了一首诗:路逢十客九青矜,半是同袍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这是诗人对当时三坊七巷的生动写照,赞叹此间读书人发奋夜读的景象。
清道光年间文人刘心香亦有诗云:七巷三坊记旧游,晚凉声唱卖花柔。紫菱丹荔黄皮果,一路香风引酒楼。三坊七巷连称始于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榕树国防教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榕树国防教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