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清国防教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清国防教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时候的“三军”指的是什么意思?
犒:以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古代所说的三军是指前、中、后三军。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架桥、修路)、侦察、应付小规么的战斗,带部分军需物资。中军就是统帅所处的大军有当时作战的大部分作战兵种(骑兵 步兵)。后军主要就是全军的主要军用物资、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当时负责军队的一切杂务都是民工,当兵员不够时民工也要打仗的)。 最早提出三军这个概念的是春秋时期期国的大政治家管仲,为了对齐国的军队进行有效的管理,管仲将当时齐国的军队三万人分成三军,每军就是一万人;其中齐国的国君指挥一军,丞相指挥一军,士大夫指挥一军,合起来就是古代所谓的“三军”!按照周朝规定,各诸侯国依照分封时的定例,可以拥有1个军或2个军,那个时候1个军大概是22500人(不包括战车兵),每军辖3师,每师7500人,师下辖3旅,每旅500人,旅下辖10队,每队50人;后来晋文公,也就是流亡19年的公子重耳,在归国坐上国君后,为了对外用兵,首先打破祖制,将军队扩充到3个军,从那以后,在提到军队时,就会说“三军将士”; 另外,那个时候并不叫三军总司令,先前的太尉、司空、兵部尚书等虽然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但是并没有军队的指挥和调动权,只是行政管理,就和现在我国的国防部长一样,能调动军队的职务,在魏晋以前叫做大将军,南北朝时改称大元帅,明清时又改叫做大将军 。 周朝军制,天子建六军、诸侯大国设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每军为一万二千五百人,由元师统率、又设司马作管理和监军一职以节制。 〔三军〕 古制分为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每军各设将、佐等职位,以中军。 後又将步兵、车兵、和骑兵,这三个兵种称为三军。
甲午战后,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的国防战略如何转型?
历史课本已经告诉我们了,清***国防直接转型为割地赔款。他们发现与其花大笔的预算养一只现代化军队,每年要花掉70%的财政收入。还不如割地赔款来得实际,这样才只有30%-40%的财政收入,既能维持自己的统治,还能和气生财。这是利益最大化的战略。
甲午战后的清朝海军建设
在大多数人眼中,似乎自甲午一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的海军就在历史上完全消失匿迹了,其实不然,战后清廷是有在重建海军的。
从甲午战败到《辛丑条约》签订之前为第一个阶段。早在1895年3月,清***在派遣李鸿章赴日求和的同时,就确定了重建海军的政策。1895年3月12日,清***明令:“岛舰失陷落,时局艰危,......非广购战舰巨炮不足以备战守;非合南北洋通筹不足以字控驭;非特派总管海军大臣不足以专责成。”
在戊戌变法***中的1898年7月,光绪皇帝更指出:“国家讲求武备,非添设海军筹造兵轮,无以为自强之计......”从1895年到1898年,清***一方面大力购买外国舰船,另一方面则整顿处于奄奄一息的国内第一大造船厂——福州船政局,自造兵船,出现了甲午后第一个重建海军的***。
《辛丑条约》的签订到1907年海军处建立之前为第二阶段。在这五年中,清***对海军几乎***取了不闻不问的态度。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五年之间未购进一舰,未造成一船。更有甚者,清***京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打算将原订购于英德两国的海天、海圻、海容、海筹、海琛五艘巡洋舰“退还英德两国,表示中国无对外备战态度”。后来是由于“舆论激愤”,有识之士“据理力争”,“退舰一节,始获罢议”。
清***此消极的海军政策,与义和团运动后它对帝国主义的态度是一致的。此时它与帝国主义旧怨尽消,甘心充当列强的看家奴仆,列强也愿意扶植这一忠实的走狗。因此,清***就务必要兴办保卫海疆的海军,而是竭力发展镇压人民最得力的新式陆军。
1904年有官员奏请造鱼雷艇,认为好处有以下几项:一是经费少,二是可多造艇;三世随处可停泊,无需建港;四是行驶灵敏。但清***认为:“逡巡内港,籍消内匪,则各省现有炮船及小火轮已足追逐,不必添造雷艇,徒滋靡费”,而予以拒绝。当时的人们是在这样评价的:“举外祸陵籍,岌岌不可终日之大戚,置若罔闻。”
当时的清***根本不想发展海军来防御外敌自海上的入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清国防教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清国防教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