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教育家关于作业的思想观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教育家关于作业的思想观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现在的一些老师在孩子作业完成上老是依靠家长监督签字,你怎么看?
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是原件,复印件如果出了问题,我们首先要先从原件上找原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在学校老师面对的是一个群体,很难做到面面聚到,现在我们提倡素质教育,有些城市素质教育推行的比较好,但是到农村就比较困难了,素质教育的推行跟家庭教育老师的基本素质和周边的社会环境都有很大的关系。老师让家长签字是***(监督)完成家庭作业,即使是孩子没有完成说明原因证明孩子没有撒谎,正常情况下不会拖拉作业。当然孩子是你的,你可以选择不签字,你有这个权利。教育不只是老师的责任,社会和家庭都有责任,孩子的培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孩子成才对社会有帮助,对家庭的荣耀是最大的,老师是职业也是为社会服务的。家校互通互相理解才是最重要的,大家都有一个目的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在现行的教育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再单纯地依靠老师,家长也逐渐参与了进来。这是一个好现象,但是有不少家长对于这个问题是心生抱怨的。
孩子在学校由老师管教,在家就需要父母配合监督。老师的精力有限,让家长督促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也是合情合理的。如果家长不想管孩子的作业也不是不可以,除非自家的孩子具有很强的自律性,不需要监督,就能主动积极并且认真地完成老师的作业。
建议家长不要再拿现在的教育跟自己小时的教育模式相比较,之前的家长就是想关注孩子的学习,恐怕很大一部分也是有心无力的。现在就不一样了,家长们普遍受教育的水平提高了,完全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了。孩子毕竟是自己的,家长只要花费了精力与时间,自然能看到成绩。
让家长签字,并不是“依靠”家长签字。孩子学习有两大阵地,在学校老师负责,在家需要家长负责,当然习惯好的孩子自己在家就可以独立复习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这种好习惯是家长在家陪伴培养出来的,让家长签字也是老师希望家长能督促自己的孩子学习,同时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有充分的了解,不要等到考试成绩很差时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这种行为是老师让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个人观点是,这样的行为会导致孩子没有担起为自己学习的责任。容易让孩子觉得我写作业是给老师,父母打工,是为他们而完成任务。由于逼迫,也极易导致孩子写作业有痛苦链接,一写作业就全身开始躁动,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应该从小让孩子自己完成作业,尽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起床,自己穿衣服,自己收拾书包……慢慢的把责任移交到孩子手中,不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大龄儿童。
现在一些老师要求学生的学习和作业,要家长的签字监督,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看。
一个方面就是现在的学习,融入了家长的这个因素,比起十年20年前的这种教育模式,我觉得这个就是很好的带动家长对学生的关注,也促进了学生和家长之间,和老师三方之间的一种共同的交流,应该来说,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面,我觉得是有利于这个教育的,良性的发展的,。
第二个方面,我觉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些老师,我觉得如果这种要求家长监督签字过于严重了,或者现在我们了解到很多的一些中小学的情况。比如建立微信群,然后要家长监督签字,甚至是拍视频的这种方式,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面是加重了家长的负担,也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为什么这么说就是让学生不在一个很独立的环境下去成长,我觉得是不利于这种教育,对于人独立人格,独立精神和独立的去行动的一种培养,养成了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依赖家长,我觉得这方面事如果做得过火是不适合的。
所以说现在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我觉得是适当的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面,我觉得这个是可以接受,但是如果与过火或者说是点太过,那家长给学生造成太多的行动,上面的心理上的负担。
我觉得这个问题也反映了当今,因为一些流行的科技手段,微信啊等等一些通讯工具的提升,促进家长,学校,还有孩子三方之间的沟通,但是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带来一些好的或者不好的一些影响,
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对于自己儿子是如何教育的?
历史上很多名人在教育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也丝毫没有含糊,今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名人之一的鲁迅先生它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希望给各位家长一些启发。
1929年9月27日,鲁迅与许广平的儿子周海婴出生。当时鲁迅48岁,中年得子的他是个身体力行的超级奶爸,自己给海婴洗澡,不让护士代劳。这对新手父母来说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差事,两人手忙脚乱,把孩子洗感冒了,鲁迅才同意让护士洗。
如果民国时有微信朋友圈,鲁迅估计会成为“晒娃狂魔”。有客人时,即使海婴在睡觉,他也要把孩子抱出来炫耀一番。
海婴出生20天就有照片,在同时代其他孩子中当属罕见。鲁迅每年都会带妻儿拍全家福,并在照片上认真地标注,更新儿子一点一滴的成长:海婴出生后20日、100日、6个月……习惯于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甚至作了一首诗回应朋友对他溺爱孩子的嘲笑。这首名叫《答客诮》的诗写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周海婴在回忆父亲时曾介绍说,鲁迅的教育方式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比如,有一天,周海婴死活不肯去上学,鲁迅就用报纸打他***。后来,鲁迅解释道:“打起来,声音虽然响,却不痛的。”
鲁迅与周海婴一起生活了七年,鲁迅称其为“小红象”,因为在信中鲁迅称许广平为“小白象”,周海婴刚生下来时皮肤红红的,所以叫“小红象”。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去世。第二天,天津《大公报》发表了他的遗嘱,其中对周海婴的嘱咐是“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后来,周海婴遵从了父亲的遗嘱,选择喜欢的无线电专业,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成为无线电专家和摄影家,“做一个实实在在的普通人”。
人们常惊叹于民国时期的思想璀璨,***云集,才子佳人,风流倜傥。其实,那时候的很多***也有着不凡的家庭教育思想。
谢谢邀请!
1929年,鲁迅在48岁时,迎来了自己的孩子海婴。
有了孩子后的鲁迅,很是高兴。因为长久没有小孩子的缘故,有人就说这是做人不好的缘故。海婴生性比较活泼,常常弄得鲁迅头昏。有一次,海婴问鲁迅:“爸爸可不可以吃啊?”鲁迅只好答道:“要吃是可以的,还是不吃的好!”
1936年新年,鲁迅写给母亲的一封家信中——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去年十二月二十日的信,早已收到。现在是总算过了年三天了,上海情形,一切如常,只倒了几家老店;阴历年关,恐怕是更不容易过的。男已复原,可请勿念。散那吐瑾未吃,因此药现已不甚通行,现在所吃的是麦精鱼肝油之一种,亦尚有效。至于海婴所吃,系纯鱼肝油,颇腥气,但他却毫不要紧。
去年年底,给他照了一个相,不久即可去取,倘照得好,不必重照,则当寄上。元旦又称了一称,连衣服共重四十一磅,合中国十六两称三十斤十二两,也不算轻了。他现在颇听话,每天也有时教他认几个字,但脾气颇大,受软不受硬,所以骂是不大有用的。我们也不大去骂他,不过缠绕起来的时候,却真使人烦厌。
周海婴在《直面与正视——鲁迅与我七十年》书中《父亲对我的教育》一节中写道鲁迅 对他的教育理念:
曾有许多人问过我,父亲是否像三味书屋里的寿老师那样对我教育的?比如在家吃“偏饭”,搞各种形式的单独授课,还亲自每天检查督促作业,询问考试成绩;还另请家庭教师,辅导我练书法、学乐器;或在写作、待客之余,给我讲唐诗宋词、童话典故之类,以启迪我的智慧。总之,凡是当今父母们想得到的种种教子之方,都想在我这里得到印证。我的答复却每每使对方失望。因为父亲对我的教育,就是母亲在《鲁迅先生与海婴》里讲到的那样,“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
我幼时的玩具可谓不少,但我却是个玩具破坏者,凡是能拆卸的都拆卸过。目的有两个:其一是看看内部结构,满足好奇心;其二是认为自己有把握装配复原。那年代会动的铁壳玩具,都是边角相钩固定的,薄薄的马口铁片经不住反复弯折,纷纷断开,再也复原不了。极薄的齿轮,齿牙破蚀,即使以今天的技能,也不易整修。所以,在我一楼的玩具柜里,除了实心木制拆卸不了的,没有几件能够完整[_a***_]。但父母从不阻止我这样做。对我“拆卸技术”帮助最大的就是前述瞿秋白夫妇送的那套“积铁成象”玩具。它不但使我学会由简单到复杂的几百种积象玩法,还可以脱离图形,自我发挥想象力,拼搭种种东西。有了这个基础,我竟斗胆地把那架父亲特意为我买的留声机也大卸开了。我弄得满手油污,把齿轮当舵轮旋转着玩,趣味无穷。母亲见了,吃了一惊,但她没有斥责,只让我复原。我办到了。从此我越发胆大自信。一楼里有一架缝纫机,是父亲买给母亲的,日本JANOME厂牌。我凭着拆卸留声机的技术积累,拿它拆开装拢,装拢又拆开,性能仍然正常。
在我上学以后,有一次父亲因我赖着不肯去学校,用报纸卷***意要打***。但是,待他了解了原因,便让母亲向教师请***,并向同学解释:的确不是赖学,是因气喘病发需在家休息,你们在街上也看到,他还去过医院呢。这才解了小同学堵在我家门口,大唱“周海婴,赖学精,看见先生难为情……” 的尴尬局面,友好如初。我虽也偶然挨打骂,其实那只是虚张声势,吓唬一下而已。父亲自己给祖母的信中也说:“打起来,声音虽然响,却不痛的。”又说:“有时是肯听话的,也讲道理的,所以近一年来,不但不挨打,也不大挨骂了。” 这是一九三六年一月,父亲去世前半年,我已将七岁。
叔叔在他供职的商务印书馆参加编辑了《儿童文库》和《少年文库》的丛书,每套几十册。他一齐购来赠给我。母亲收藏了内容较深的少年文库,让我看浅的。我耐心反复翻阅了多遍,不久翻腻了,向母亲索取少年文库,她让我长大些再看,而我坚持要看这套书。争论的声音被父亲听到了,他便让母亲收回成命,从柜子里取出来,放在一楼外间我的专用柜里任凭选阅。这两套丛书,包含文史、童话、常识、卫生、科普等等,相当于现在的《十万个为什么》,却着重于文科。父亲也不过问我选阅了哪些,或指定看哪几篇,背诵哪几段,完全“放任自流”。
如何看待小学老师布置大量作业?
学生课业负担太重是个老话题,国家也一直在努力寻找破解之路,试想一个小学生每天做四五个小时的作业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有多么巨大!为啥这种现象老是无法禁止呢?根子在教育制度上的缺陷,一面提昌素质教育,一面又用各种考试成绩衡量教育教学成绩,大的方面看高考中考,小的看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中间还有各级各类质量检查或竞赛等,有的地方乡镇中心学校为了地方名义甚至公开将各中小学学生的各次考试成绩并按名次顺序排序,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岂不是痴人说梦?
据我所知一般极少有老师会布置如此多的作业。我想知道作业量超过四五个小时是经常性还是偶尔?如果是偶尔的话,有可能是好几个学科老师没事先做好沟通碰巧都在同一天布置了一定量的作业。比如语文有作文,数学做试卷,再加上美术绘画、办小报之类的,那就需要很多时间了。不是碰巧的话又有几个可能了:第一、可能是你的孩子做作业比较磨蹭,别人一个钟头完成的他需要几个钟头。第二、可能是六年级了,为了升学考试,加大了练习力度。第三、期末快到了,老师没有好的方法,只能用题海战术。第四、可能老师不太负责,平时比较水,临近期末发现学生只是掌握不全面,临时抱佛脚。第五、可能是老师根本没布置这么多作业,是你的孩子被老师罚了作业。在你没有描述清楚的前提下,可能性太多了,要是老师每天都布置这么多作业,完全可以联系其他家长一起找老师反应,这种老师简直就是在误人子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教育家关于作业的思想观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教育家关于作业的思想观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