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巫溪国防教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巫溪国防教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70年代你听说过分家分到最可怜的粮食是多少斤?
我77年插队时,和我最要好的一个农村王姓男孩,他们家六个男孩,都在队里劳动,最大的40多岁,都没结婚。家徒四壁。有一次,我问他大哥:不结婚咋办?他说:这辈子就这样了!分家的机会都没有。人生悲壮凄惨。
不论多可怜,我们到现在都活得好好的。而且要看什么季节什么时候分的家。
如果问我分家,是1***3年。我根本没沾边(当时住校),星期六晚回家,正赶上大家庭吃晚饭,我也毫不客气坐上桌子。大女儿(3岁)把她妈拉来,指着我说:"爸爸好吃!馋猫!!"惹一大家人大笑。说了原因,原来是我母亲与我爱人三天前婆媳俩把家分了。
分家我知,我们共家5年,己2个小孩。下面3个弟弟2个高中毕业己工作,有个快结婚。我是退伍军人,建房桁条有安排,全家正忙着为我新建2间泥墙草屋。但不知家己分了,但新家未成,才分锅吃饭。是我爱人教育女儿,"分家了,吃饭时,我们去小锅屋里小桌上吃,不能再扒到爹爹奶奶桌上吃饭,那叫`好吃,馋猫`!"女儿见我坐大桌吃饭,所以用到我身上了。
问分家东西,除我们个人用品外,小桌一张,长凳2条,笆斗1个,内装山芋干约几斤。小斗1个,几碗米。还有个匾子装点杂粮。
这点粮怎够吃?当时生产队粮食不是一年一下子都分到户的。这时是麦快收季节,夏季粮未分,还有周转粮要到粮站买的。
我民办教师吃平均粮(不扣劳动粮),我爱人1人做工劳动粮不多,但有2个小人口,所以,我在学校平均一天不到1斤米,两稀一干,学校都有校地,长蔬菜、豆子、山芋等贴补伙食,还养猪,够吃。
家里人主粮(米、面、豆、玉米等)不到1斤,还有山芋胡萝卜,加自留地贴补。平时,每星期日我回家这天中午必吃干饭,豆腐汤。其余3顿不少,米麦杂粮山芋胡萝卜的就吃粥,也吃饱。我家论口粮水平,在生产队算中下。就这个样子。
记得有一年,具体那一年也记不清楚了,那时候农田水利设施少,遇到旱灾,庄稼收成差,我家四口人分了八十多斤小麦,我父亲除外,他是城市户口,在工厂上班,麦子收完后,母亲带着我到田间地头捡麦穗,那一年我和母亲捡到一百多斤麦子,配上玉米面,红薯干,红薯吃,后来粮食还是不够吃,父亲就买抖面袋面,那一年,夏天就去村旁的小河里面捉鱼摸螃蟹,拿回来收拾干净,放一点点油焙干就吃了,虽然说庄稼收成少,好在国家后来补贴一些粮食,粗茶淡饭还是能吃饱的,就是没有肉吃,饭菜油水少,不过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一样,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改革开放分田到户以后,人们种田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农田水利设施逐步完善,后来粮食多的根本就吃不完,开始养猪养鸡,生活水平是一天比一天高!
我是七二年,农历八月初六被婆婆分家单过的,当时婆婆分给我们三十斤小麦,二十斤玉米,两间草坯土房,一口大锅,一只水桶,一个铝盆。
因为婆婆是从城市回来的,家里也没有什么家具。
当时是大集体,按人七劳三分配口粮,我们这里以红薯为主食,九月份生产队,还能分给两车红薯。
红薯分到家,一部分放到地窖,冬天食用,一部分晒成红薯干,蓄藏到来年春天吃,玉米磨面做粥,麦子留着过年包饺子。
虽然当时我们一穷二白,但是我们一点也不发愁,只为自己当家做主了,高兴着呢!
我们想,我们年轻,有的是力气,只要我们会精打细算,能出力吃苦,不愁日子过不好!
生活也真如此,分家五年后,我们家添了两个儿子,毛草坯瓦成了瓦房,建了猪圈养了猪,买了一辆大永久自行车,花一百二十元给老伴买了块上海防震手表,买了收音机,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我们这里有句俗话说,压箱饽饽吃不到老,分家的东西过不了一辈子。
我觉得很有道理,陪嫁和分家的东西,只能解决暂时的困难,要过好日子,还要靠自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巫溪国防教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巫溪国防教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