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学生思想发展与道德教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学生思想发展与道德教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看待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
设置这门课的初衷,就像这个名称一样,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法治观,可惜,在应试教育主导下的今天,这门课恐怕达不到设计者的目标。如果中考不考这门课,这门课就会被边缘化,就像综合实践活动一样;如果中考考这门课,只不过增加了学生一点负担而已,学生熟练背诵答案就能得高分。
思想品德教育,只有说教是不行的。可是,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除了说教,再没有别的方式。即使学校拼命说教,可家庭和社会的事实教育,一下子就把学校的说教推翻了。
在学校,很多学生对概念、原理、是非,说起来头头是道,可是,做起来就完全是相反的。很多学生,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指责他人,但就是不检讨自己。这就是单纯说教的结果。
可以在道德品质方面有效提高学生道德认知、道德修养的课程!课在人讲,讲好了学生一样愿意听!讲不好就是主课学生一样课上打***💤教师工作有点类似于厨师工作,具体的学科就如提供给厨师的食材,你只会做豆角吗?好的厨子什么都能做,川鲁粤个菜系都有相同的基本东西在里面,不专业但也可上手的,懂得基本的教学原理,操作哪一学科并不十分重要的,现学现卖就行了,关键看会不会教课。
谢谢您的邀请!我不知道这门课的具体内容,但我觉得学生学这门课太有必要了!有人问我现在的教育缺少什么?我觉得就是确少道德规范,法律知识!法律观念!
我看过一个视频,老师在讲课,后面有学生在喝酒吃菜,有的在打***……!我都不敢相信,不敢想像,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育道底怎么啦?对这样的现象老师不敢管,不敢教育,我们的学校还叫学校吗?老师不敢用惩戒的手段,这样的学生能成人成材吗?
是一门课,都知道很重要,但是很水,很放松的课,如果没有考试,也很好过。
有时候,这就像大学的毛概、思修,中间写个小论文,不难,期末背书一下午,就过了。
我想表达的是,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没让一些学生往心里去,课好初衷好,也很重要,但不受重视。
(灼灼老黄——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关注)
谢谢邀请:我认为这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因为遵循道德是做人必需的原则,遵守法治法规则是做人的底线。一个人再有学识和本领,不讲道德不守法治是行不通的,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朦胧期,开设《道德与法治》这门科,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世界有正确的认知方式,为他们的日常行为提供科学的指引或借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思想道德的基本内涵?
人的思想是广阔无边的,道德***无处不在。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原则。诚信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涵是诚实、不欺骗、遵守诺言。它是人的一种最重要的品德之一,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没有良好诚信品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在平时不讲诚信的人,在关键时刻不可能为崇高的理想信念做出牺牲。大学生作为一个快踏入社会的群体,理应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忠诚于国家和民族事业。当前,我国社会各界对大学生中出现的诚信危机深深地担忧,正观这种现象,形成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社会共识,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从哪十个领域提出青年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等?
《规划》从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婚恋、就业创业、文化、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维护合法权益、预防违法犯罪、社会保障等10个领域提出了青年的具体发展目标,并提出了具体发展措施。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从以下十个领域提出青年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
1. 教育培训领域
2. 就业创业领域
3. [_a***_]参与领域
4. 社会服务领域
5. 文化创造领域
6. 健康生活领域
7. 志愿服务领域
8. 精神信仰领域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理学、心学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
很多回复误人子弟啊,这么多书,这么多圣人,讲的都是一个道理:真!只是有的是讲为什么要真?有的是讲怎么才能真?仅此而已!把《老子》、《***》等加上去也是讲的这个问题,当然在这个问题之上还有个前提问题,佛教体系和《孙子》对前提问题和道都有认识,佛教体系对前提问题有认识但不清,更多的还是道,《孙子》有对策但没明确分析,因为这不是他的方向,……。不多谈了,有空再聊
大学就是求大同,
以仁取天下,
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仁而大同)。
中庸就是中道而用,
人如何知行合一达于中道,
即行而中道,道不离行(天而人)。
论语乃君子之学,
如何仪礼三百威仪三千,
无非忠恕之仁(仁而礼)。
孟子重在仁政,
《大学》用缜密的逻辑推理和详实的论证表达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个观念,告诉人们该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庸》讲的是天、地、人合一的观念,告诉了做人的最高要求是做圣人。并且原文论述类似《道德经》,全是哲理性语言。
《论语》是孔子的言行,其核心思想是如何为人处事,属于最接地气的言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生处事哲理,我一般有什么头疼,想不通的地方,看看论语会非常有启发。
《孟子》大部分是对孔子言论的进一步阐明,承接了孔子仁政爱民、孝亲尊师、礼义廉耻的思想,深入浅出讲道理。比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之类。
"理学"属于,程颐、朱熹的"程朱理学",被历史证明不究竟,没人再学。
"心学"是王阳明的"心学"主要是为了解释《大学》的"修身在正其心"这句话里面"正其心"的意思,但他的解释结合了儒、释、道思想精髓,接近真理,最主要让人讲"天良""良心"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理学?什么心学?
一,理学:一般以万物为理,理在于天地之间贯通一切,也就是说理学是以客观为主宰;
二,心学:一般以吾心为中心,天地万物与吾心同在,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理即心,心即理,也就是说从心出发,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大。那了解了理学和心学,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四本书的核心宗旨。
第一,《大学》。《大学》这本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甚远。其提出了“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就很好区分,《大学》的核心思想:明德与亲民是理学,止于止善是心学。
第二,《中庸》。中庸之道的理论是天人合一,讲的是天道,核心思想是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达到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完美人格,以及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由此可见,《中庸》的核心是理学。
第三,《论语》。《论语》是孔子的***记录与口语汇编,语言简短,含义深刻。但因条理不清晰,次序比较混乱,很难对其思想进行概括与分理。只知道以“仁爱”为中心,而推衍出礼、孝、忠、信、直、恕。
第四,《孟子》。大家都知道孔孟是一家,《孟子》与《论语》相比,更完善地阐述了儒家的思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其核心是“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可以说《孟子》是以理学为核心思想。
总结:四本书都是儒学的经典之作,其思想多多少少是相通的。核心思想理学也好,心学也罢,说的其不离二字,那就是“道”与“理”。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儒家最经典的作品,被称为“四书”,这个说法是在南宋的大哲学家、大理学家朱熹的手中完成的。他从《礼记》中把《大学》和《中庸》抽出来,把他们与孔子的著作《论语》和孟子的著作《孟子》,合起来称为“四书”。他们是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
之所以这样摆布,主要是因为,朱熹和朱熹之前的哲学家二程认为,这里面有严格的逻辑关系。首先,儒家的入门著作是《大学》。而《大学》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大学”,大是成人的意思,就是人要长大成人,你要修炼的学问。所以朱熹他们认为,大学是儒家的入门书籍。因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曾子整理成文。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孟子、曾参、子思,所以称为 "四子书",为"四书"。
下面,好玩的国学就围绕题主的问题,做一个简要的回答。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的形成,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大学是儒家的价值观。《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这也集中体现了儒家的现实主义的理性主义的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它与道家和佛家的追求自由逍遥精神自足与超越的彼岸世界完全不同,奠定了中华民族的脚踏实地和奉献为价值核心的价值哲学。
《中庸》则是儒家做人做事的方法论。据说是曾子的作品。《中庸》对孟子的思想影响很大。孔子在《论语》中讲,过犹不及,其实这就是《中庸》所要表达的思想。这是儒家教人做人做事的方***。中庸的核心理念是诚,将“诚”看作是世界的本体。在做人上面,中庸主张处理事情不偏不倚,认为过犹不及。在儒家的道德实践上,《中庸》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知方法,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应该是孔子讲课时候的记录,由他的***们记录下来的作品。这当然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与他的代表作品论语,对中国文化对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论语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首先是仁者爱人的思想。其次是礼的思想,这个礼,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秩序。孔子提出来名正言顺,提出了各安其位,其实就是秩序的意思,后来的荀子就着重发展了孔子的礼的思想,并发展出礼法兼治的思想。第三,孔子的论语中有大量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想,是儒家做人做事的指南针和教科书。比如他的忠恕之道等。第四,论语中还有大量的治国理政、孝道、教育、文艺、美学等思想。
孟子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和集大成者。在孟子一书中,着重探讨了人性善的问题。孟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系统地论证了人性善的哲学家。孟子特别强调义,强调舍生取义,强调大丈夫的理想人格。这些其实都是建立在义的哲学的基础上的。孟子还在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推恩于老百姓的仁政与王道思想。同时还提出反求诸己、浩然之气等一系列思想。孟子大大推进了孔子的思想。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宋明理学心学,特别是心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甚至可以说,后世的禅宗,以及南宋的陆九渊和明朝的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就是从孟子的性善论和良知学说发展而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学生思想发展与道德教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学生思想发展与道德教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