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记翻译和原文和教育思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学记翻译和原文和教育思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导别人才能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
出自:《礼记·学记》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即使有味美可口的肉食,不吃是不会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导别人才能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省;感到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吧。
礼记学记,善学者,师……此皆进,学之道也?
【翻译】:进:增进。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出处】:《礼记·学记·善学者》:“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与此相反。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育人育己出自哪里?
出自《礼记·学记 厚德篇》
原文: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
翻译: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便是身教,用自己的日常行为来影响教育学生这便是为人师表。
《礼记·学记》白话解礼记卷十八前言:本篇记述学习的功用、方法、目的、效果,并论及教学为师的道理,与大学发明所学的道术,相为表里,故甚为宋代理学所推崇,以为《礼记》除〈中庸〉、〈大学〉之外,唯〈学记〉、〈乐记〉最近道。 按:本篇谈亲师敬业,是学者初入学时不可不知的事,比较大学所谈深奥的理论方法,更切于实用。
不学博依不能安诗的意思?
战国乐正克的《学记》翻译: 大学的教育活动,按时令进行,各有正式课业;休息的时候,也有课外作业。课外不学杂乐,课内就不可能把琴弹好;课外不广泛运用比喻,课内就不能写好诗句;课外不学好如果做好家室,课内就学不好礼仪。 不喜欢那些才艺学问,就不可能乐于对待所学的正课。所以,君子对待学习,课内受业要学好正课;在家休息,要学好各种杂艺。唯其这样,才能安心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与群众交朋友,并深信所学之道,尽管离开师长辅导,也不会违背所学的道理。 原文: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纳哦?
教学相长一词出自《学记》。翻译成白话就是,传授他人知识技能的人,在教授的同时自己原有的知识技能也得到提升,教授和学习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怎么理解呢?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学习这回事。同样是学习一样知识,为什么有的人很快就掌握了,有的人久久无法习得精髓,有的人当时似懂非懂可是很快就遗忘了,等到要运用的时候只能依稀想起一些皮毛呢?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研究,用一个曲线描述了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人们在学习新知识后,是按照曲线的规律遗忘的。20分钟后对新知识的记忆只保留58.2%,1天后只保留33.7%,6天后保留25.4%。
观察曲线可以发现,最初我们遗忘的速度会很快,后来会逐渐变缓。从这个曲线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我们可以利用遗忘的关键时刻进行加强记忆。
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应该如何在这些时刻加强记忆呢?
在这里我们又要接触到一个概念——学习金字塔。
通过这个金字塔我们可以了解到,被动学习的平均学习内容留存率是整体低于主动学习的,而主动学习的最有效方式则是教授他人。
于是我们就可以解释教学相长的原理了。而且我们还借此找到了学习的最好方式。
我们学习一样知识技能,可以在记忆遗忘关键时间点***用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教授他人来加强我们的记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记翻译和原文和教育思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记翻译和原文和教育思想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