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艺术教育的文学家是谁,重视艺术教育的文学家是谁啊

nihdff 2024-06-14 142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重视艺术教育文学家是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重视艺术教育文学家是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五四时期我国提倡儿童文学最得力的作家是谁?
  2. 作家的文化艺术素养三个方面关系?
  3. 司马迁是史学家,为什么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中称他为文学家?

五四时期我国提倡儿童文学最得力的作家是谁?

20年代初,我国儿童文学作品和作家有叶圣陶的《稻草人》,冰心的《寄小读者》——奠基之作。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语言艺术家”之称。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个人白话***《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倪焕之》。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88年2月16日,叶圣陶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重视艺术教育的文学家是谁,重视艺术教育的文学家是谁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两个家庭》。

作家的文化艺术素养三个方面关系

柳青先生说过,作家一辈子要进三个学校,即生活政治、艺术三个学校。

可以说高度地概括了一个作家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我所以老话重提,皆因近年来,时闻文友抱怨,写出的作品发表不了,未能入选某某***资助的项目等等。联系前段跑基层调研,屡闻类似如作家的创作环境培养培训话题,便生写作此文的想法,其实类似的文章已经不少,不多我的一份理解。

重视艺术教育的文学家是谁,重视艺术教育的文学家是谁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司马迁是史学家,为什么***在《为人民服务》中称他为文学家?

因为后人对《史记》的评价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就是说,中国古代历史典籍中,司马迁的《史记》是成就最高的一部,司马迁是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离骚》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诗作,这里是用《离骚》指代诗歌,意思是赞扬《史记》的文学成就———是不押韵的诗歌(散文诗)。———

《史记》不但是伟大的历史巨著,也是杰出的文学名著。因此———

在中国历史上司马迁不但是伟大的历史学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重视艺术教育的文学家是谁,重视艺术教育的文学家是谁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学时期,我们都读过司马迁《史记》节选的《鸿门宴》,老师在介绍司马迁的时候,一定会告诉你以上文学知识的。

所以,在中国,只有你是初中以上学历,都会懂得:

司马迁既是伟大的历史学家,也是伟大的文学家。

所以,***在中国人民都熟悉的《老三篇》中的《为人民服务》一文中称司马迁是文学家,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引用司马迁的名句是———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

***称司马迁是有道理的,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称《史记》是“史学双壁”;鲁迅先生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辞藻华丽,多用修辞,引经据典,气势磅礴,加上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充分体现了作为一个史学家客观求实的精神。***称司马迁为文学家是名至实归,十分恰当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重视艺术教育的文学家是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重视艺术教育的文学家是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hudeedu.com/post/56105.html

相关文章

教育文化艺术行业(文化艺术教育专业)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教育文化艺术行业,以及文化艺术教育专业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

艺术教育 2024-12-18 阅读9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