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性善论与性恶论教育思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性善论与性恶论教育思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儒家思想性善论性恶对当代的影响?
- 孟子主张性善论还是性恶论?
- 性善论性恶论谁提出的?
- 荀子主张性善论还是性恶论?
- 性善论和性恶论的基本论点是什么?孟子和荀子关于此问题的看法?
- 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异同如何分析?
儒家思想性善论性恶对当代的影响?
性善是天性,性恶是习气,天性使人成就美满,习气使人感召灾祸,这是自然规律,只有搞明白这个道理,弘扬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弘扬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抚慰人心,利于社会长治久安。
孟子主张性善论还是性恶论?
孟子的观点是性善论,荀子是性恶论。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
性善论性恶论谁提出的?
性善论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孟子认为,人性的善可以通过每个人都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那么性本善就是以人性为基础的,孟子称之为“良知”和“善能”。
性恶论是战国末期荀子倡导的。荀子所论述的人性的本质,就是不关心善恶的“朴素自然”。既有转恶的可能,也有向善发展的机会。“恶”论视人性为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善”论视人性为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二者既对立又互补,对后世人性论产生了巨大影响。
荀子主张性善论还是性恶论?
荀子主张性恶论
荀子作为儒家代表人物,与孟子性善论的观点不同,他主张性恶论,通过礼乐教化,改治恶性,兴起善心。《荀子·礼论篇》释义:礼的制定,上取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中间取法于人。世道之心常存天地,事则毕也,和则至也。礼是天地之序,人如礼而行,即是与天地相合。这是古人体悟整个宇宙奥秘和生命历程的规律,而制定的一些行为训练的规范。
荀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动物性的,是自然属性的,是恶的,而后天的性是社会属性的,是事在人为的,是从善的,称为“伪”。他主张“化性而起伪”。怎么化呢?靠礼乐教化。“礼”改造“性”,“乐”改造“情”。荀子为儒家学说的礼乐制度提供了人性的哲学依据。
性善论和性恶论的基本论点是什么?孟子和荀子关于此问题的看法?
性善论是战国时期孟子的主张即:“人之初,性本善”,孟子认为人一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没有邪恶的本质。性善论主旨在于人生来是善良的,后天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可以直接决定人的好坏。
性善论是战国时期荀子的主张即:“人之初,性本恶”,荀子认为人一生下来便具有了恶的本质,有善也有恶,即使是大善人也是后天培养的性善论。性恶论主旨在于人生来是恶人,只有通过后天的改造和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完善得人。
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异同如何分析?
孟子和荀子都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的代表人。但他们在人性的本质存在很大分歧。孟子主张“性善论”而荀子则与之相反,相提出了“性恶论”。那么孟荀关于人性的观点有什么异同呢?
首先,从本质上来说,两者同属于唯心主义范畴
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认为人的善恶观念是与生俱来的。
孟子提倡性善论,认为“善”是人先天固有的,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同样,荀子也认为“恶”是人先天固有的,他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孟荀两者都认为人性的善与恶是与生俱来的,而且他们两者也都认为人性的可以通过后天的经历改变的。
▲孟子画像
其次,两者都赞同后天经历会影响人性
我们先来看孟子的观点。如果“人性本善”,那为什么天下还有那么多恶人呢?对此孟子用一个比喻回答了这个疑问,他说:“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颗;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就像是水会受到山的影响一样,人性也会受到外部的影响。同样,荀子在提出“性恶论”的时候也会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人性本恶”却还是有许多圣人呢?对此,荀子是解释是,外在的“礼”改造了或是说掩盖了人性的恶。所以,荀子说:“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荀子画像
最后,孟荀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片面地把人性归作善与恶两类,并作为人的本质特征,而忽略了人的本质是复杂的,是由多种因素所的决定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性善论与性恶论教育思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性善论与性恶论教育思想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