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幼儿教育的认识和分析心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幼儿教育的认识和分析心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十五届四中全会的心得是什么?
2.坚定自信,在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中走好自己的路。
3.担当实干,在正确把握奋斗目标和发展举措中办好自己的事。
孩子对应用题不理解,该怎么办?
是一年级吗?下次能否标注孩子就读年级,这样回答更有针对性,应用题我讲了很多,从一年级图文形式,到后面简单应用题,再到杂类复合型应用题。不理解只是表层,潜台词是无法通过理解题目分析出数量关系,进而转化为数学算式去解决问题。我是王老师,专注于小学数学!不理解说明你方法不对,要用孩子能理解的方法去教嘛!欢迎关注我的其他问答,以图文形式分享解题策略及辅导方法。
一年级应用题辅导建议
① 读题找关键词
加法应用题不会说成谁加谁等于多少,减法也不会问你减多少,这是初期通过细读题目找出关键词,来引导孩子梳理表述出核心信息,避免出现因混乱而产生的乱用,以图蒙混过关。
王老师一年级趣味数学专栏,分两章详细讲解了4种加法,6种减法的基础应用题分类。可以去详细了解
② 主动设计题目
给孩子一个算式,如10-7=3。让他设计一道应用题型出来,从反向去促进对于应用题结构的理解。辅导时更应该让孩子多说!
生活当中都是数学,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建议你结合生活当中的案例,毕竟小学数学都比较简单,生活当中都能找到活生生的例子,放到实际生活当中去理解,这样可以事半功倍。
孩子对应用题不理解,那应该是方法未掌握。只要方法对了,解答应用题是不难的。解答应用题一般可以按以下方法处理:
1、读题,分析题目所属的类型。
读题是为了理解题目内容,并思考这个题型是否学过,用什么方法解答。
2、划出题目需要解答的内容。
如果孩子对解题不熟悉,我一般会建议孩子先划出题目需要求解的内容,并思考解答这些问题需要什么条件。即先找出问题,再想办法解决。
3、列出题目已知条件。
列出题目已知条件是为了让孩子理清题目的内容。
4、分析已知条件与所求内容的关系。
分析已知条件与所求内容的关系,及在解答问题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所谓的应用题其实就是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不过这些应用题是进行虚拟的一种问题。当然也有可能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应。
对于应用题的理解源于孩子对生活知识的理解,也源于自己对于应用题发展的理解,所以我们有必要从头到尾把应用题进行理清一下。
首先从这一幅图开始,我们可以发现孩子在做这一类题的时候需要自己描述自己总结,几乎所有的一切都是孩子自己眼中的应用题,也就是自己发现数量关系,自己解决数量关系。
如果孩子能够完整的表述出这一道应用题的话,那么对于孩子以后的应用题解决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这种帮助主要就是源于题目中所说的体现出问题中的所有可用数据。
从这一幅图中我们已经发现,随着孩子学习的深入,许多应用题已经变成了内容慢慢的缺失,而缺失的过程就需要,孩子们自己来补充,比如说上面图中的第一个问题只表现出了三盆花,那么其他的隐含条件需要孩子自己来描述。
上面的第二个动物使用的是图像来代替,这里面之所以用图像来代替,家长可能不理解,但其实是在强调这样的问题,就是说有几个量参与了他们的运算。
第三幅图已经完整的变成了只有汉字组成的内容,学生在做这类应用题的时候,必须自己提炼出所有的可用信息。
我们可以从第三个问题向前推,一直推到最早的金鱼图上,然后理解一下哪些信息是非常必要的,那些数量关系也是非常必要的。孩子必须有这种能力。
1.反复读题,划出题中的关键词句,这个过程要孩子来做。然后和孩子讨论:你为什么认为这里是关键的?根据你划出来的,你能求出什么?怎么求?
比如:妈妈买了5千克橘子,每千克8元,又买了6千克苹果,买苹果用去的钱比橘子多2元,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这一题的关键就是要理解“买苹果用去的钱比橘子多2元”这个条件,要让孩子在反复读题、思考的过程中理解这个钱是买苹果的总价,而不是单价。
2.学会整理条件。当条件比较多,或者比较复杂时,可以指导孩子通过列表、画图等方式整理条件。这样做让条件的呈现方式更直接、清晰,有利于解题。
比如:三年级有三个班,一班有45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46人。一班平均每人做了3朵小红花,二班平均每人做5朵,三班平均每人做2朵。三年级三个班一共做了多少朵小红花?
这一题并不难,但条件多,学生很容易对应错误,所以可以***用列表的策略整理条件。
一班 45人 平均每人3朵
二班 48人 平均每人5朵
三班 46人 平均每人2朵
这样整理之后,孩子做题时就能更清晰地看条件,有利于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幼儿教育的认识和分析心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幼儿教育的认识和分析心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