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思想和教育基本原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思想和教育基本原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什么意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意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施加给人家”
它体现了儒家思想体系中极有价值的一个闪光点,原文出自《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于《论语·雍也》。欲:想要。立,站立。而,表转折,才能够。立人,使动用法,使人站立,意思是把摔倒的人扶起来。达,腾达。达人,使动用法,使人腾达,意思是周济需要帮助的人。
《论语》是孔子及其***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及再传***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思想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于《论语·雍也》。欲:想要。立,站立。而,表转折,才能够。立人,使动用法,使人站立,意思是把摔倒的人扶起来。达,腾达。达人,使动用法,使人腾达,意思是周济需要帮助的人。
此句意指:(一个可以称之为仁的的人)一定是自己要站得稳,才能能够去扶起摔倒的人,自己要腾达,有足够的实力,才能够更好地周济众人,方能博施济众。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儒家思想“仁”的具体体现。一个仁爱的人,是一个以“博施济众”为己任的人,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前提是自己要先实力。如果自己没有站稳,又谈何把别人扶起来。
《论语》、《中庸》、《大学》讲的都是些啥?
《论语》、《中庸》、《大学》这三部书各讲了什么?
《论语》,它是儒家基本经典,是孔子***及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王。
“仁”的思想是《论语》积极因素中的精华,也是儒家的思想核心。在《论语》中“仁”的理念贯穿始终,强调,统治者要以“以德治国”,要重视个人品德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这也是在要求领导者要给民众以实惠。
中庸之道是《论语》中第二个重要的理念。主张凡事都适可而止,处理任何问题时要把握分寸,以免物极必反。
该书还在个人修养方面提出了许多真理情建议,礕如求真、求善,讲窄宽容和坚执正气等,对我们做人做事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中庸》原是《礼记》的一篇,该书作者不详,有人认为是孔子孙子子思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人所作。《中庸》一书的核心思想就是“中庸”,以“允执厥中”为基本原则,以孔子的“过犹不及”为重点内容,将中庸思想作为人类最高道标准,而要达到这个标准,必须掌握好“度”,使事物的平衡得以保持,“和而不流”、“中立不倚”才是人们追求的境界。说白了,中庸思想的本质就是让人们顺应封建统治,以达到维护封建的等级秩序的目的。书中还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认为国家的兴亡都是有征兆的。另外,该书还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道德修养和学习知识的方法。
《大学》也是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篇幅很短。作者今无定论,只是传说是孔子的***曾参所作。《大学》中主要将个人道德素质的修养,特别是统治者道德素质的修养的高低看成是决定社是否安定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道德修养目标。书中还对如何做到这三个道德修养目标,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8个步骤。该书具有反对统治者对人民横征暴敛,提倡减轻对人民的剥削的进步思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思想和教育基本原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思想和教育基本原则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